牙齿矫正(正畸治疗)的“禁忌症”通常指的是绝对或相对不适合进行矫正治疗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口腔健康认识的深入,很多过去的“禁忌症”现在已成为“注意事项”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正畸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适合矫正以及如何制定安全有效的方案。

以下是牙齿矫正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忌症和重要考量因素,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重要注意事项:
绝对禁忌症(通常不建议或需要极其谨慎评估)
-
未经控制的严重牙周疾病:
- 原因: 牙周病是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的炎症和破坏,矫正过程中施加的力会加重炎症,导致牙槽骨吸收加速,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 处理: 这是最重要的禁忌症之一,必须在牙周炎症得到彻底控制、牙周组织稳定后才能开始矫正,需要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洁治、刮治、牙周手术等),并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牙周状况。
-
严重的颌骨畸形(骨性畸形):
- 原因: 对于严重的上下颌骨大小或位置不匹配(如严重的骨性Ⅲ类反颌“地包天”、严重的骨性Ⅱ类深覆颌、严重的开颌等),单纯依靠牙齿移动(正畸)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观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畸形。
- 处理: 这类情况通常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先通过正畸治疗将牙齿排列整齐、排齐在颌骨基骨上,为手术创造条件;然后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正颌手术(如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退等),纠正骨骼畸形;最后再进行精细的正畸调整,如果患者拒绝手术或无法进行手术,正畸医生会明确告知矫正的局限性。
-
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 原因: 矫正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包括:
- 良好的口腔卫生: 每天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等,否则极易导致龋齿和牙周病。
- 遵守医嘱: 按时复诊,正确佩戴矫治器(如橡皮筋、头帽等)。
- 定期复诊: 调整矫治力,监控进展。
- 处理: 对于无法理解或执行医嘱的患者(如某些认知障碍者、极度不合作者),医生可能会认为治疗风险过高,效果难以保证,从而不建议进行矫正,未成年人的配合度需要家长监督和引导。
- 原因: 矫正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包括:
相对禁忌症/重要注意事项(需要评估风险、控制病情或调整方案)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原因: 矫正过程中咬合关系的改变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可能加重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 处理: 需要详细评估关节状况,如果处于活动期,可能需要先治疗关节问题,矫正方案设计会特别注重咬合平衡,避免大范围、过快的牙齿移动,有时会采用可摘式矫治器进行过渡性治疗。
-
口腔软组织异常:
- 唇舌系带过短: 可能影响前牙排齐或发音,通常在矫正前或矫正中通过简单的系带修整术解决。
- 口腔溃疡等黏膜病: 矫治器可能刺激黏膜,诱发或加重溃疡,需要控制黏膜病活动期,调整矫治器设计(如增加软衬垫)。
-
系统性疾病:
- 未控制的糖尿病: 影响伤口愈合和牙周健康,增加感染风险,需要血糖控制稳定后再评估。
-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尤其是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者): 可能影响治疗安全性和牙齿移动,需要内科医生评估风险,制定严密监控方案。
- 头颈部放疗史: 可能影响颌骨血供和牙周健康,增加骨坏死风险,需极其谨慎,评估风险。
- 妊娠: 虽非绝对禁忌,但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牙龈炎,且X光检查有顾虑,通常建议孕前或产后进行,若必须进行,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不必要的X光。
-
口腔内存在大量未处理的严重龋齿、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
- 原因: 矫正过程中口腔卫生维护困难,未处理的病灶可能导致感染、疼痛,影响矫正进程。
- 处理: 需要在矫正前或矫正初期完成必要的牙体牙髓治疗(补牙、根管治疗)、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拆除或修改不良修复体,建立健康的口腔环境。
-
口腔内有种植体、种植义齿或大量精密修复体:
- 原因: 矫正力可能影响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或修复体的固位、咬合关系。
- 处理: 需要正畸医生与种植修复医生密切沟通,制定周密的联合治疗计划,设计专门的支抗和力系统,避免对种植体和修复体产生不利影响。
-
不良口腔习惯:
- 如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 这些习惯是导致错颌畸形的原因之一,矫正期间若不戒除,会严重影响矫正效果甚至导致复发,需要行为干预或配合简单的矫治装置破除习惯。
-
对美观或功能期望值过高或不切实际:
- 原因: 患者对矫正效果的期望远超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如骨性畸形患者要求仅靠正畸达到完美面型)。
- 处理: 医生需要充分沟通,详细解释矫正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局限性,管理患者期望值,避免医患矛盾和治疗失败。
-
年龄因素(非绝对禁忌,但需考虑):
- 儿童乳牙期/替牙期: 早期干预(阻断性矫治)适用于特定情况(如反颌、后牙反颌、严重深覆颌、不良习惯等),但并非所有错颌都需要早期干预,需严格把握适应症。
- 成年人: 牙周状况、骨改建能力、口腔健康、全身状况、美观需求等都需要更全面的评估,成年人矫正周期可能更长,配合度要求更高,常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牙周、修复、种植等)。
总结与关键点
- 核心是口腔健康: 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健康的牙周组织是成功矫正的基础。未经控制的牙周病是最大的“禁忌症”。
- 个体化评估至关重要: 没有任何一项是绝对的“一刀切”,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口腔状况、全身健康、年龄、配合度、期望值等进行综合判断。
- 沟通是关键: 医生必须与患者(尤其是未成年人需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病史、生活习惯、期望值,详细解释治疗方案、潜在风险、配合要求和预期效果。
- 多学科协作: 对于复杂病例(如严重牙周病、骨性畸形、系统性疾病、种植修复等),正畸医生需要与牙周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修复医生、内科医生等密切合作,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 替代方案: 如果不适合或不适合进行传统矫正,医生应告知其他可能的治疗选择,如修复治疗(贴面、冠、桥)、正颌手术等。
最重要的建议: 如果你考虑牙齿矫正,务必寻找一位正规口腔医院或诊所的、有资质的正畸专科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判断你是否适合矫正,以及最适合你的矫正方案是什么,不要自行判断禁忌症,专业的评估是安全和有效矫正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