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种植治疗计划模板

患者信息:
- 姓名: _____
- 性别: □ 男 □ 女
- 出生日期: _____
- 联系电话: _____
- 电子邮箱: _____
- 身份证号/病历号: _____
- 首次就诊日期: _____
- 主诉医生: _____
- 计划制定医生: _____ (通常为种植专科医生)
- 修复医生(如有): _____
主诉与现病史
- 主诉: (患者最主要的就诊原因,“要求种植修复右上后牙缺失”、“下颌活动义牙固位差,希望种植固定义牙”)
-
- 现病史:
- 缺牙情况:缺牙位置?缺牙时间?缺牙原因?(如:龋坏、外伤、牙周炎、先天缺失)
- 既往修复史:是否戴过活动义齿?固定桥?戴用时间?满意度?有无不适?
- 相关症状:疼痛?出血?松动?咀嚼困难?发音不清?美观不满意?义齿固位/稳定问题?
- 治疗期望:患者对种植修复的具体期望是什么?(美观、功能、舒适、固位等)
既往史
- 全身健康状况:
- 系统性疾病:□ 无 □ 有 (请注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病、肾病、肝病、肿瘤史、放疗史、精神疾病等)
- 用药史:□ 无 □ 有 (请注明:抗凝药、双膦酸盐类、免疫抑制剂、激素类、长期抗生素、抗骨质疏松药等)
- 过敏史:□ 无 □ 有 (请注明:药物、材料、食物等)
- 吸烟史:□ 否 □ 是 (平均每日支,吸烟年限年)
- 饮酒史:□ 否 □ 是 (频率、量)
- 口腔手术史:□ 无 □ 有 (具体手术、时间、并发症)
- 放化疗史:□ 无 □ 有 (部位、时间)
- 口腔专科病史:
- 牙周病史:□ 无 □ 有 (诊断、治疗情况、当前状况)
- 根管治疗史:□ 无 □ 有 (牙齿位置、时间、效果)
- 颞下颌关节病史:□ 无 □ 有 (症状、诊断、治疗)
- 口腔黏膜病史:□ 无 □ 有 (症状、诊断、治疗)
- 夜磨牙/紧咬牙:□ 无 □ 有 (频率、程度、是否戴用夜磨牙垫)
- 口腔卫生习惯:描述患者日常口腔清洁方式、频率、工具使用情况。
口腔检查记录
- 口外检查:
- 颜面部对称性、轮廓、有无肿胀、瘢痕、瘘管。
- 颞下颌关节:触诊、听诊(有无弹响、杂音)、开闭口运动度、有无疼痛。
- 淋巴结:触诊大小、活动度、压痛。
- 口内检查:
- 口腔软组织: 唇、颊、舌、腭、口底黏膜色泽、完整性、有无溃疡、白斑、红斑、瘘管、增生,牙龈状况(色、形、质、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
- 牙列:
- 牙齿缺失情况:标记缺失牙位(FDI/国际牙科联合会编号法)。
- 余留牙状况:龋坏、楔状缺损、磨损、隐裂、牙折、变色、松动度(Miller分级)、牙髓活力测试(冷热、电活力测试结果)。
- 修复体状况:固定桥、贴面、嵌体、冠等的边缘适合性、固位、形态、颜色、有无继发龋、折裂、松动。
- 咬合关系:
- 牙尖交错位(ICP)关系:中性、近中、远中、深覆合、深覆盖、反合、开合、锁合、交叉合。
- 下颌运动:开口度、开口型、有无偏斜、疼痛。
- 颞下颌关节:触诊(关节区、咀嚼肌群压痛)。
- 缺牙区评估:
- 间隙: 近远中向、龈牙合向间隙大小(用牙周探针或专用尺测量)。
- 邻牙: 牙体牙周状况、倾斜、扭转、伸长、邻接关系。
- 对颌牙: 高点、伸长、过度萌出、修复体情况。
- 缺牙区牙槽嵴: 高度、宽度、形态(平坦、凹陷、刃状)、丰满度、黏膜厚度、动度、角化龈宽度。
- 系带: 唇颊舌系带位置、附着点、是否影响修复。
- 口腔卫生指数: OHI-S 或 QHI 等(记录评分)。
影像学检查
- 根尖片: (针对患牙及邻牙)
牙根形态、长度、根管治疗情况、根尖周骨质状况、邻牙牙周状况。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全口牙列及颌骨概况,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宽度评估,下颌神经管位置,上颌窦底位置,颏孔位置,其他病变(如囊肿、肿瘤)。
- 锥形束CT(CBCT): (关键检查!)
- 扫描范围: 包含目标种植区域及关键解剖结构(如上颌窦、下颌神经管)。
- 骨量评估: 在三维重建图像上精确测量缺牙区牙槽嵴的高度(从牙槽嵴顶到重要解剖结构的最小距离,如下颌神经管上缘、上颌窦底)、宽度(不同高度的横断面测量)、骨密度(Hounsfield值分级)。
- 骨形态评估: 牙槽嵴顶形态(平坦、凹陷、刃状)、骨皮质厚度、松质骨结构。
- 重要解剖结构: 精确定位下颌神经管的位置、走行、直径;上颌窦的位置、大小、窦底形态、黏膜厚度;颏孔位置;鼻腔底;邻牙牙根位置(是否接近种植区)。
- 骨缺损评估: 如有骨缺损,描述类型、范围。
- 关键测量值记录: (示例)
- 种植位点 X:嵴顶高度mm,嵴顶宽度mm,距神经管mm,距上颌窦底mm,骨密度____。
- 种植位点 Y:...
- 其他(可选): 如头颅侧位片(正畸评估)、研究模型、口内扫描数据。
诊断
- 主要诊断: (基于检查结果)
- 牙列缺损(FDI 代码),下颌后牙区,伴牙槽骨吸收/不足。
- 牙列缺失(Kennedy 分类),下颌,需种植覆盖义齿/固定义牙。
- 次要诊断: (并存问题)
- 慢性牙周炎(轻/中/重度)
- 余留牙牙体缺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吸烟(影响种植体骨结合)
治疗计划
- 总体治疗目标:
- 恢复缺失牙的功能(咀嚼、发音)。
- 恢复美观(微笑线、牙齿形态、颜色)。
- 保护余留牙及牙周组织健康。
- 获得长期稳定的修复效果。
- 满足患者期望。
- 种植修复方案选择: (根据缺牙情况、骨量、患者意愿、经济状况)
- 单颗牙缺失: 单颗种植牙冠。
- 多颗牙连续缺失:
- 多颗独立种植牙冠。
- 种植体支持的固定桥(种植体数量少于缺牙数)。
- 全牙列缺失:
- 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如2-4颗种植体+Locator/球帽/磁附着体)。
- 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牙(如All-on-4/6, All-on-X)。
- 无牙颌(颌骨):同上。
- 骨量不足方案:
- 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即植入)。
- 延期种植(拔牙后等待3-6个月)。
- 引导骨再生术(GBR):骨增量(如植骨、骨膜引导)。
- 上颌窦提升术(内提升/外提升)。
- 牙槽嵴劈开术。
- 骨环技术/牵张成骨术。
- 种植体系统选择: (品牌、型号、表面处理、直径、长度)
- 选用XX品牌,XX系列,SLA表面处理,直径X.Xmm,长度XXmm种植体。
- 选择依据:骨条件、手术难度、生物相容性、临床证据、医生熟悉度、患者经济。
- 修复基台选择:
- 种植体基台(个性化基台/成品基台)。
- 材质:氧化锆、钛合金。
- 选择依据:美观需求、咬合空间、软组织条件、对位精度。
- 修复体材料选择:
- 冠/桥:全瓷(如氧化锆、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金属烤瓷、金属。
- 义齿基托:PMMA、尼龙、金属支架。
- 人工牙:树脂、瓷。
- 选择依据:美观、强度、咬合、生物相容性、患者经济。
- 治疗阶段与时间表:
- 术前准备与种植手术
- 口腔卫生宣教与强化治疗(如需要)。
- 牙周治疗(如需要)。
- 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如需要)。
- 骨增量手术(如需要,可同期或分期进行)。
- 种植体植入手术: 预计时间__年月日,预计时长小时,麻醉方式:局麻/镇静/全麻。
- 术后愈合期:____个月(通常3-6个月,根据骨条件、是否同期植骨而定)。
- 修复阶段
- 二期手术(埋入式种植体需要):__年月__日(切开、安装愈合基台)。
- 印模/口扫:__年月__日。
- 修复体试戴:__年月__日。
- 修复体戴入:__年月__日。
- 维护与随访
- 术后复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之后每年一次。
- 定期专业洁治与维护:建议每3-6个月一次。
- 术前准备与种植手术
- 替代方案: (向患者提供其他选择及其优缺点)
- 可摘局部义齿(活动假牙)。
- 传统固定桥(需磨除健康邻牙)。
- 不做修复(保留现状)。
- 风险与并发症告知: (详细讨论并记录在知情同意书中)
-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下唇麻木)、上颌窦穿通、邻牙损伤、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种植体失败(松动、脱落)。
- 修复风险:基台/螺丝松动、折断、修复体崩瓷、折裂、咬合创伤、牙龈退缩、种植体周围炎。
- 全身风险:对麻醉药物反应、全身状况不稳定(如血糖控制不佳)。
- 长期风险: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修复体寿命有限。
- 吸烟显著增加失败风险。
- 费用预估: (分阶段列出各项费用)
- 术前检查费(CBCT等):____元
- 种植体植入手术费:____元
- 骨增量手术费(如需要):____元
- 二期手术费(如需要):____元
- 基台费:____元
- 修复体制作费(冠/桥/义齿):____元
- 其他(麻醉、药物等):____元
- 预计总费用: __元
- 说明: 最终费用可能因术中实际情况(如骨增量量、复杂程度)、材料选择、物价调整等有所变动。
术前准备计划
- 口腔准备:
- 完成必要的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掌握有效菌斑控制方法。
- 治疗活动性龋齿、牙周炎(洁治、刮治、根面平整)。
- 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如计划延期种植)。
- 拆除不良修复体。
- 全身状况评估:
- 完善必要的全身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根据患者病史决定)。
- 内科医生会诊(如有系统性疾病)。
- 调整用药(如需停用抗凝药,需与内科医生沟通)。
- 患者准备:
- 签署《种植治疗知情同意书》。
- 确认患者理解治疗方案、风险、费用及替代方案。
- 安排术前沟通会,详细解答疑问。
- 术前指导:术前禁食水时间(如需全麻)、停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如需)、术后注意事项(冰敷、饮食、口腔卫生、药物使用)。
- 安排陪同人员(如选择镇静或全麻)。
手术计划(简述,详细在手术记录中)
- 手术体位: 仰卧位,头后仰。
- 麻醉方式: 局部浸润麻醉 / 静脉镇静 / 全身麻醉。
- 消毒铺巾: 术区消毒、铺无菌巾。
- 切口设计: 翻瓣切口类型(如角形切口、梯形切口)。
- 翻瓣范围: 暴露目标种植区域及骨面。
- 种植位点预备: 使用先锋钻、逐级备洞,方向、深度、直径控制(基于CBCT测量和模板引导)。
- 种植体植入: 植入种植体,扭矩达到预设值(gt;35Ncm),植入深度(平台齐平或低于骨面)。
- 骨增量(如需要): 植骨材料选择(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屏障膜应用(可吸收/不可吸收),缝合固定。
- 缝合: 间断/连续缝合关闭创口。
- 术后即刻修复(如计划): 临时修复体制作与戴入。
修复计划(简述,详细在修复方案中)
- 印模/口扫方式: 开窗式印模/闭窗式印模/数字口内扫描。
- 比色: 自然光下比色(VITA 3D-Master或类似比色板)。
- 咬合记录: 记录正中关系位、垂直距离、水平咬合关系。
- 修复体设计: 咬合面形态、邻接关系、轴面突度、龈缘形态。
- 技工要求: 特殊说明(如肩台形态、咬合调整要求)。
术后维护与随访计划
- 术后指导: 详细口头及书面说明(饮食、口腔清洁、药物使用、冰敷、肿胀处理、异常情况应对)。
- 复查安排:
- 术后1周:拆线(如需要)、检查伤口愈合。
- 术后1个月:评估伤口、软组织情况。
- 术后3个月:评估骨结合(临床检查,必要时影像学)。
- 术后6个月:评估骨结合(临床检查,必要时影像学),进入修复阶段。
- 修复后1年:全面复查(临床+影像学)。
- 之后每年一次:定期复查,评估种植体周围状况(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修复体状况、咬合关系、口腔卫生指导。
- 患者教育:
- 强调每日有效菌斑控制(刷牙、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的重要性。
- 定期专业洁治(建议每3-6个月一次,使用专用器械,避免损伤种植体表面)。
- 戒烟。
- 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疼痛、松动、出血、异味等)。
- 长期维护目标: 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保障种植修复体长期稳定行使功能。
十一、 风险预案
- 种植术中穿通上颌窦: 立即停止操作,评估穿孔大小,小孔可尝试缝合或用生物材料封闭;大孔需转诊或行上颌窦修补术。
- 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 记录损伤程度,告知患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和激素,密切观察神经恢复情况。
-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不足: 改变植入位置、角度,选择更短/更粗种植体,或延期种植。
- 术后出血不止: 局部压迫、缝合、止血药物,必要时返回处理。
- 术后感染: 局部处理(冲洗、引流),全身使用抗生素,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 种植体骨结合失败(松动): 分析原因(感染、咬合创伤、吸烟、骨量不足等),考虑取出种植体,待条件改善后重新种植。
- 种植体周围炎: 强调维护,进行专业的种植体周刮治(手动/超声/激光),必要时进行翻瓣清创、骨增量,甚至取出种植体。
- 修复体并发症: 松动、折断、崩瓷等,根据情况调整咬合、修理或重做修复体。
十二、 知情同意书(单独签署)
- 包含以上所有治疗计划、替代方案、风险与并发症、费用预估、患者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 患者或法定代理人阅读后签字确认,医生签字,日期。
十三、 团队协作
- 明确种植医生、修复医生、牙周医生、口腔外科医生(如涉及复杂手术)、技师、护士在治疗各阶段的职责和沟通节点。
- 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复杂病例)。
重要提示:
- 个体化: 此模板是通用框架,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检查结果、全身状况、意愿和经济能力进行高度个体化的修改和填充。
- 动态调整: 治疗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术中、术后或修复阶段发现新情况时,需及时评估并调整计划。
- 沟通是关键: 与患者进行充分、坦诚的沟通,确保其完全理解计划、风险和费用,是成功治疗的基础。
- 记录详实: 所有检查、评估、计划、沟通、操作、随访都应详细、准确、及时地记录在病历中。
- 法律依据: 完整的知情同意书是重要的法律保护文件。
这份模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你可以将其整合到诊所的电子病历系统或打印成纸质表格使用,祝你工作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