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过程中“磨牙”是否疼痛,需要区分两种情况来看:

🦷 情况一:指医生在矫正过程中对牙齿进行的“磨牙”操作(通常指调整或打磨)
在正畸治疗中,医生有时会对牙齿进行一些轻微的调整或打磨操作,这通常被称为釉质oplasty或少量牙体预备,这种操作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原因如下:
- 操作性质: 这种打磨操作非常轻微,仅涉及牙齿最表层的牙釉质(牙齿最坚硬、没有神经分布的部分),目的是为了为托槽(牙套)提供更好的粘结面,或者在拥挤的牙齿间创造微小空间。
- 麻醉: 对于特别敏感的患者或需要打磨稍多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在操作前局部涂抹表面麻醉凝胶,或者在需要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打麻药),确保整个过程无痛。
- 过程短暂: 操作本身通常非常快,几分钟就能完成。
如果是指医生为了粘托槽或调整牙齿而进行的轻微打磨操作,在麻醉(如果使用)下基本不会感到疼痛,或者只有非常轻微的不适感,操作结束后,牙齿本身也不会因为打磨而感到疼痛。
😣 情况二:指患者本身存在的夜磨牙或紧咬牙习惯
这是更常见的情况,也是很多矫正患者关心的问题。矫正牙齿期间,如果患者本身有夜磨牙或紧咬牙的习惯,那么磨牙行为本身以及它对矫正的影响,确实可能引起疼痛或不适。
为什么矫正期间磨牙会引起疼痛或不适?
-
牙齿移动中的酸痛加剧:
- 矫正过程中,牙齿本身就在受力移动,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在改建,这本身就可能导致牙齿酸痛、敏感(尤其在加力后的前几天)。
- 夜磨牙会给已经处于移动状态、比较敏感的牙齿施加额外的、非正常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会显著加剧牙齿的酸痛感,甚至可能超出正常矫正反应的疼痛范围。
-
肌肉酸痛和颞下颌关节不适:
- 磨牙和紧咬牙会导致咀嚼肌(咬肌、颞肌等)过度疲劳和紧张,引起肌肉酸痛、疲劳感,甚至头痛。
- 长期或严重的磨牙还会对颞下颌关节造成过大压力,导致关节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症状。
-
矫治器部件的刺激和不适:
- 磨牙产生的巨大力量可能导致托槽脱落、弓丝变形、结扎丝扎嘴等问题。
- 变形的弓丝或脱落的托槽可能会刮伤口腔黏膜,引起疼痛和溃疡。
- 磨牙时,牙齿与矫治器部件之间产生异常的摩擦和碰撞,也会引起局部疼痛。
-
影响矫正效果:
- 磨牙产生的非生理性力量会干扰牙齿按照预定计划移动,可能导致牙齿移动速度变慢、移动方向偏离,甚至导致某些牙齿的牙根吸收,最终影响矫正效果和稳定性。
矫正期间有磨牙习惯怎么办?
- 务必告知你的正畸医生: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医生需要了解你的磨牙习惯,以便:
- 评估风险:判断磨牙习惯对矫正效果和牙齿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 选择矫治器:可能建议选择更坚固的矫治器(如金属自锁托槽)。
- 调整治疗计划:可能需要延长治疗时间,或者在治疗中后期进行额外调整。
- 制作夜磨牙垫:这是最核心的应对措施,医生可以为你制作一个专门的夜磨牙垫(通常称为咬合垫或颌垫),这个垫子戴在上牙或下牙上,在夜间磨牙时,它隔离了上下牙齿的直接接触,将巨大的咬合力分散到垫子上,从而保护牙齿、托槽、弓丝,同时减轻肌肉和关节的压力,显著缓解疼痛和不适,这是矫正期间有磨牙习惯患者的必备神器。
- 管理压力: 磨牙与精神压力、焦虑密切相关,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瑜伽)、保证充足睡眠、寻求心理支持等,有助于减轻磨牙倾向。
-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减少咖啡因、酒精摄入,尤其是在睡前。
- 保持口腔卫生: 矫正期间口腔卫生更重要,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避免因食物嵌塞和菌斑堆积加重不适。
- 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如果矫正加力后或磨牙后感到明显的牙齿酸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但不要依赖止痛药解决根本问题(磨牙),必须配合使用夜磨牙垫。
- 定期复诊: 按时复诊,让医生检查托槽是否牢固、弓丝是否正常、牙齿移动情况以及磨牙垫的磨损情况,如有托槽脱落或弓丝变形,及时处理。
- 医生进行的轻微“磨牙”操作(调整牙齿表面): 通常不疼或只有轻微不适,必要时会麻醉。
- 患者自身的夜磨牙/紧咬牙习惯: 在矫正期间会引起或显著加剧疼痛,包括牙齿酸痛加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矫治器部件刺激疼痛,并严重影响矫正效果。必须告知医生,并配合佩戴医生制作的夜磨牙垫进行保护。
强烈建议: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夜磨牙习惯(比如早上醒来觉得牙齿酸痛、面部疲劳、伴侣听到磨牙声),或者已经在矫正期间感到异常的疼痛,请务必及时与你的正畸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确保矫正过程更舒适、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