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种植牙手术记录如何解读?

种植牙手术记录是极其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书和临床文档,它详细记录了种植牙手术的全过程,是患者病历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临床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2025种植牙手术记录如何解读?-图1

一份完整、规范的种植牙手术记录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基本信息部分

  1. 患者信息:
    •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ID、身份证号(或唯一标识符)。
    • 联系方式(至少一个)。
  2. 手术信息:
    • 手术日期: 精确到年月日。
    • 手术时间: 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
    • 手术地点: 医院名称、科室(口腔种植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室名称。
    • 主刀医生: 姓名、职称、执业证书编号。
    • 助手医生: 姓名、职称(如有)。
    • 麻醉医生: 姓名、职称(如使用全身麻醉或镇静)。
    • 巡回护士/器械护士: 姓名(如有)。
  3. 诊断:
    • 主要诊断:如“牙列缺损”、“上颌牙缺失”等。
    • 缺失牙位:精确记录需要种植的牙齿位置(如:右上颌第一磨牙、左下颌侧切牙等,常用FDI或Universal记录法)。
    • 缺失原因:如龋坏、牙周病、外伤、先天缺失等。
    • 其他相关诊断:如“慢性牙周炎”、“骨量不足”等。

术前评估与计划部分

  1. 术前检查:
    • 影像学检查: 详述使用的影像设备(如CBCT、全景片、根尖片等),关键发现:
      • 骨量评估:骨高度、骨宽度、骨密度(通常描述为D1-D4型)。
      • 重要解剖结构位置:如上颌窦底、下齿槽神经管、颏孔、邻牙牙根位置及距离。
      • 缺牙区骨缺损情况。
    • 口腔检查:
      • 口腔卫生状况(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等)。
      • 缺牙区软组织状况(牙龈厚度、角化龈宽度、有无炎症)。
      • 咬合关系分析(正中关系、侧向运动、前伸运动)。
      • 邻牙及对颌牙状况。
    • 全身健康状况: 简要记录相关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吸烟史等对手术有影响的因素,以及术前风险评估结果。
  2. 手术计划:
    • 种植系统选择: 品牌名称、型号、规格(直径、长度)。
    • 种植体数量: 本次手术植入的种植体数量。
    • 植入位点: 每个种植体计划植入的具体位置(通常在CBCT上标记)。
    • 植入角度: 计划的植入方向(如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倾斜角度)。
    • 植入深度: 计划的植入平台位置(如齐骨面、低于骨面、高于骨面)。
    • 是否需要骨增量: 如需要,说明计划使用的技术(如GBR、Onlay植骨、上颌窦提升术等)和植骨材料(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等)。
    • 是否需要软组织增量: 如需要,说明技术(如游离龈移植、引导组织再生等)。
    • 是否即刻负重: 计划是否在同期安装基台或临时修复体。
    • 是否同期拔牙: 如为拔牙后即刻种植。

手术过程详细记录

这是记录的核心部分,要求客观、准确、详细、按时间顺序或步骤顺序描述:

  1. 麻醉:
    • 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镇静、全身麻醉等。
    • 麻醉药物名称、浓度、用量、注射部位。
    • 麻醉效果评估(如无痛、感觉迟钝等)。
  2. 消毒铺巾:
    • 消毒范围、消毒液。
    • 铺巾方式(无菌巾、洞巾等)。
  3. 切口与翻瓣:
    • 切口类型(如梯形切口、角形切口、牙槽嵴顶切口等)。
    • 翻瓣范围(暴露的骨区域)。
    • 翻瓣层次(粘骨膜瓣)。
    • 术中出血情况及止血方法(如电凝、压迫、明胶海绵等)。
  4. 备洞(窝洞预备):
    • 使用器械(如先锋钻、逐级备洞钻头)。
    • 备洞步骤:从直径最小、长度最短的钻头开始,逐级扩大,每级钻头的直径、长度、转速、冷却情况。
    • 关键点:
      • 每个种植体窝洞的最终直径、深度。
      • 植入方向(在三维空间中的角度,可参考术前计划)。
      • 植入位点(在骨面上的相对位置)。
      • 骨质情况(备洞过程中的手感,如致密、松软、出血情况)。
      • 是否遇到阻力或意外(如碰到骨皮质、邻牙根管、上颌窦底、下颌神经管等)。
  5. 种植体植入:
    • 种植体品牌、型号、序列号(非常重要!)。
    • 植入扭矩(用扭力扳手测得的最终植入扭矩值,单位:Ncm)。
    • 植入深度(种植体平台相对于牙槽嵴顶或骨平面的位置)。
    • 植入角度(与术前计划的偏差,如有)。
    • 种植体稳定性(初期稳定性评估,如扭力值、敲击感觉、动度检查)。
    • 种植体就位情况(是否完全就位,有无卡顿)。
  6. 骨增量(如进行):
    • 技术名称(如引导骨再生GBR、上颌窦内提升、上颌窦外提升、骨劈开、骨挤压等)。
    • 植骨材料类型(自体骨来源、异体骨、人工骨)及用量。
    • 生物屏障膜类型(可吸收/不可吸收)及覆盖范围。
    • 固定方式(如钛钉、钛网)。
  7. 软组织处理(如进行):
    • 缝合方式(间断、褥式、连续等)。
    • 缝合材料(可吸收/不可吸收线)。
    • 缝合针线型号。
    • 软组织瓣复位情况。
  8. 安装基台/覆盖螺丝(如进行):
    • 基台/覆盖螺丝的品牌、型号、高度、角度。
    • 就位情况、扭矩值(如安装基台)。
  9. 即刻负重(如进行):
    • 临时修复体的类型(树脂冠、临时基台+树脂冠等)。
    • 咬合调整情况。
  10. 冲洗与关闭创口:
    • 冲洗液(如生理盐水、氯己定)。
    • 关闭创口的具体步骤(如再次确认止血、冲洗、缝合)。
  11.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 是否发生意外(如出血不止、神经损伤、上颌窦穿孔、邻牙损伤、种植体折断、器械折断等)。
    • 处理措施(如压迫止血、缝合、神经减压、上颌窦修补、取出折断器械等)。
    • 处理结果。

术后处理与医嘱

  1. 术后即刻处理:
    • 术区压迫止血(如咬纱布)。
    • 冰敷(如需要)。
    • 拍摄术后影像学检查(通常为根尖片或全景片,确认种植体位置、角度、深度、骨增量效果等)。
  2. 术后医嘱:
    • 用药: 处方药物(抗生素、止痛药、漱口水等)的名称、剂量、用法、疗程。
    • 饮食: 具体饮食建议(如流质、软食、避免术区咀嚼、避免过热过硬食物、戒烟酒)。
    • 口腔卫生: 术区清洁指导(如漱口水使用、避免术区刷牙、如何清洁邻牙等)。
    • 活动: 休息建议、避免剧烈运动。
    • 疼痛与肿胀管理: 预期肿胀高峰期、处理方法(冰敷、药物)。
    • 复诊安排: 明确下次复诊时间(通常术后1周拆线)及后续治疗计划(如二期手术时间)。
    • 紧急情况处理: 如发生剧烈疼痛、出血不止、肿胀加剧、麻木不退等情况,如何联系医生或就诊。
    • 临时修复体注意事项(如安装): 避免咬硬物、清洁方法等。

医生签名

  • 主刀医生亲笔签名或电子签名(符合法规要求)。
  • 签名日期。

种植牙手术记录的重要性

  1. 法律依据: 是处理医疗纠纷、证明医疗行为规范性的关键证据。
  2. 临床参考: 为医生本人或接诊医生提供完整的治疗信息,是制定后续修复方案(如取模、制作牙冠)和复查计划的基础。
  3. 质量监控: 用于医院内部的质量控制、手术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
  4. 研究价值: 为种植体成功率、长期效果研究、新技术评估提供真实世界数据。
  5. 患者知情: 患者有权了解自己接受的治疗详情,手术记录是重要的信息载体。

不同记录形式的差异

  • 纸质记录: 传统手写或打印后签名,需妥善保管,易损毁、查找不便。
  • 电子病历系统: 目前主流,便于存储、检索、传输、备份,可嵌入影像资料(CBCT、全景片、术中照片),效率高,不易丢失,但需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一份高质量的种植牙手术记录,应当像一份详细的“施工日志”,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从患者信息、术前评估、手术计划到具体操作步骤、所用材料、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术后医嘱的全过程,它是医疗安全、质量和责任的基石。 患者在术后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病历副本(包括手术记录和影像资料),这对于后续的复查、治疗以及可能的维权都至关重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