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两年后突发牙痛?原因与2025最新应对指南

种植牙两年后出现牙痛确实需要引起重视,这表明种植体或其周围组织可能存在问题,虽然种植牙的成功率很高,但任何口腔修复体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应对建议以及就医前的注意事项:

种植牙两年后突发牙痛?原因与2025最新应对指南-图1

🦷 可能的原因

  1. 种植体周围炎:

    • 最常见的原因。 这是种植体周围的牙龈和牙槽骨发生的炎症,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
    • 原因: 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菌斑和牙石堆积;吸烟;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控制不佳;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过薄或生物宽度不足;种植体设计或表面处理问题;咬合力过大或异常;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差等。
    • 症状: 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牙龈退缩,种植体“变长”或“变高”;牙龈沟加深;种植体松动(晚期);疼痛(尤其是咬合时或自发痛);口臭;可能伴有流脓。
  2. 咬合创伤:

    • 早接触或干扰: 种植牙的咬合面(牙冠)与对颌牙或邻牙接触不协调,在咬合时存在过早接触点或干扰点,这会导致种植体承受过大的、非生理性的咬合力。
    • 夜磨牙/紧咬牙: 无意识夜间磨牙会给种植牙带来巨大的、反复的侧向力,超出其承受范围。
    • 症状: 咬合时或咬紧时疼痛;种植体周围牙龈或骨组织有压痛;可能伴有头痛、颞下颌关节不适;严重时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松动甚至折断。
  3. 修复体问题:

    • 牙冠松动或脱落: 粘接剂失效或螺丝松动导致牙冠在基台上活动。
    • 牙冠崩瓷或裂缝: 瓷层破裂或树脂修复体开裂,边缘粗糙刺激牙龈或形成藏匿食物残渣的缝隙。
    • 牙冠边缘不密合: 牙冠与种植体基台或牙龈边缘之间有缝隙,导致食物嵌塞、菌斑堆积、刺激牙龈。
    • 牙冠过高或过低: 影响咬合关系或导致邻牙问题。
    • 症状: 咬合不适或疼痛;食物嵌塞;牙龈红肿、出血;牙冠活动或脱落;可见崩瓷或裂缝。
  4.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问题:

    • 牙龈炎: 仅限于牙龈组织的炎症(未累及骨),主要原因是局部菌斑堆积。
    • 牙龈增生/肥大: 牙龈组织过度生长,可能覆盖部分牙冠或形成“袖口”,不易清洁。
    • 牙龈退缩: 牙龈边缘向根方退缩,暴露种植体或基台。
    • 症状: 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牙龈形态异常;食物嵌塞。
  5. 种植体周围骨裂或种植体折断:

    • 原因: 外力撞击(即使不剧烈也可能)、严重咬合创伤、种植体本身材料或设计缺陷、骨结合不良(罕见)。
    • 症状: 明显的咬合痛、自发痛;种植体异常松动;牙龈肿胀或瘘管(通道)形成;可能伴有骨裂的锐痛。
  6. 神经问题:

    • 原因: 种植手术时可能损伤了下牙槽神经或颏神经(虽然两年后出现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并非不可能),也可能是邻近牙齿的神经问题被误认为是种植牙痛。
    • 症状: 疼痛性质可能是麻木感、刺痛、灼烧感、电击感,位置可能在种植牙区域、下唇、下巴或舌侧,疼痛可能在咀嚼、说话或触摸时诱发或加重。
  7. 邻近牙齿或组织问题:

    疼痛可能来源于种植牙旁边的天然牙(如龋齿、牙髓炎、牙周炎)、邻牙的修复体问题、或上颌窦问题(如果种植牙在上颌后牙区)。

🏥 应对建议

  1. 立即预约种植牙医生或口腔种植专科医生:

    •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不要自行诊断或拖延,种植牙问题越早发现和治疗,效果越好,保住种植体的可能性越大。
    • 告诉医生你种植牙两年了,现在具体哪里痛(哪个位置?上/下?左/右?),疼痛的性质(刺痛、跳痛、钝痛、咬合痛?),什么时候开始痛,持续多久,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减轻(咬东西时?冷热刺激?夜间?),有没有其他症状(肿胀、出血、松动、流脓、麻木等)。
  2. 就医前准备:

    • 回顾疼痛细节: 如上所述,尽量详细描述疼痛特征。
    • 注意口腔卫生: 就医前继续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但避免用力刺激疼痛区域,这能让医生更清晰地看到真实的炎症或出血情况。
    • 避免用力咀嚼: 尽量用另一侧吃东西,减少对疼痛种植牙的刺激。
    • 不要自行服用强效止痛药: 虽然可以服用普通止痛药(如布洛芬)缓解不适,但不要掩盖症状,以免影响医生诊断,如果疼痛难忍,可按说明服用,但务必告知医生。
    • 携带相关资料: 如果有之前的病历、X光片(尤其是全景片、根尖片、CBCT),带上给医生参考。
  3. 医生会进行的检查:

    • 临床检查: 视诊(观察牙龈颜色、形态、肿胀、退缩、瘘管)、探诊(测量种植体周围龈袋深度、出血情况、是否有溢脓)、叩诊(检查种植体是否有压痛)、松动度检查。
    • X光检查: 必要的!拍摄根尖片(最接近种植体)和全景片(观察整体情况),评估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骨密度、骨裂、修复体密合度等。CBCT(锥形束CT)是评估种植体周围骨状况的金标准,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清晰显示骨吸收的形态和程度。
    • 咬合检查: 使用咬合纸、咬合棒等检查咬合关系,寻找早接触点或干扰点。
    • 牙周检查: 评估整个口腔的牙周健康状况。
    • 可能的其他检查: 如活力测试(排除邻牙问题)、取模分析等。

🩺 可能的治疗方案(根据具体原因)

  • 种植体周围炎:
    • 基础治疗: 专业的种植体周围清创(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喷砂、激光治疗等),彻底清除菌斑、牙石和感染组织,加强口腔卫生指导。
    • 手术治疗: 如果基础治疗无效或骨吸收严重,可能需要翻瓣手术进行更彻底的清创和骨再生(如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
    • 辅助治疗: 使用抗生素(局部或全身)、漱口水、激光等。
  • 咬合创伤:
    • 调颌: 精细调整牙冠的咬合面,去除早接触点和干扰点。
    • 咬合板: 制作夜磨牙垫,用于夜间佩戴,保护种植牙和关节。
    • 修复体重做: 如果牙冠设计或制作有问题,需要重新制作牙冠。
  • 修复体问题:
    • 重新粘接或固定螺丝: 如果牙冠松动。
    • 牙冠重做: 如果崩瓷、裂缝、边缘不密合或咬合问题无法通过简单调颌解决。
  • 软组织问题:
    • 专业洁治、刮治。
    • 牙龈成形术: 修整牙龈形态(如切除增生牙龈、移植组织覆盖暴露的基台)。
  • 种植体折断/严重骨裂:
    • 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待骨愈合后考虑重新种植(需要充分评估骨条件)。
  • 神经问题:

    轻微的神经损伤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恢复,严重的或持续的神经痛可能需要神经科会诊或特殊治疗。

  • 邻近牙齿问题:

    针对邻近牙齿或上颌窦进行治疗。

📌 重要提醒

  • 不要忽视疼痛: 种植牙痛不是正常现象,及时就医是关键。
  • 专业诊断是前提: 只有医生通过详细检查才能确定病因,切勿自行判断或处理。
  • 治疗成功率与及时性相关: 早期发现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或咬合问题,保住种植体的成功率很高,拖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骨吸收,最终不得不拔除种植体。
  • 维护是长期过程: 即使种植牙当时没有问题,也需要终身维护:每天认真清洁(刷牙、牙线、牙缝刷、冲牙器),定期(至少每年1-2次,或按医生要求)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和种植体周围维护(洁治、刮治)。

请尽快预约你的种植医生或口腔种植专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及时处理是保护你种植牙投资和口腔健康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