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最新,矫正牙齿平导的作用是什么?现在矫正还用吗?

矫正牙齿中使用的“平导”,全称是上颌平面导板,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矫治器,它的核心作用是打开咬合,特别是解决深覆合问题,并可能对下颌位置产生一定影响。

2025最新,矫正牙齿平导的作用是什么?现在矫正还用吗?-图1

以下是平导的主要作用和原理:

📍 1. 打开咬合(核心作用)

  • 目标: 矫正深覆合(即上前牙过度覆盖下前牙,垂直向咬合过深)。
  • 原理:
    • 压低上前牙: 平导是一个覆盖在上颌前牙舌侧(靠近舌头一侧)的塑料板,当患者咬合时,下前牙会咬在这个导板上,而不是直接与上前牙接触,这阻断了上下前牙之间的直接咬合。
    • 引导下颌向下向后旋转: 为了咬住平导,下颌被迫向下、向后旋转。
    • 压低上前牙 + 伸长后牙: 下颌向后旋转的力,通过牙齿传递,会产生两个效果:
      • 上前牙受到压入力: 上前牙被压低,减少了其垂直向高度。
      • 后牙(上下颌)离开咬合接触: 后牙脱离咬合,失去了垂直向的支撑力,在肌肉(尤其是咀嚼肌)和牙齿本身萌出的力量作用下,后牙会伸长。
  • 结果: 上前牙压低 + 后牙伸长 = 上下前牙的垂直距离(覆合)被打开,深覆合得到改善。

📍 2. 改善下颌位置(部分作用)

  • 目标: 对于伴有下颌轻度后缩(下巴看起来靠后)的深覆合患者,平导可能有助于引导下颌向前。
  • 原理: 如上所述,为了咬住平导,下颌被迫向下向后旋转,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平导的设计或患者的咬合模式允许时,这个“向下”的动作也可能伴随着轻微的“向前”引导(尤其是在矢状向上),这有助于将下颌从后缩位置引导到一个更接近正常或前伸的位置。
  • 注意: 平导对下颌位置的调整能力是有限的,主要用于改善功能性轻度骨性的下颌后缩,对于严重的骨性下颌后缩,效果有限,可能需要配合其他矫治器或正颌手术。

📍 3. 协助其他治疗

  • 为其他矫治创造空间: 打开咬合后,为后续可能需要的推磨牙向后、拔牙间隙关闭等操作提供了垂直向的空间。
  • 稳定牙弓: 在某些病例中,平导有助于稳定牙弓形态,防止牙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利的移动。

📍 平导的适应症

  • 深覆合: 这是平导最主要和最经典的适应症。
  • 伴有下颌轻度后缩的深覆合患者。
  • 需要压低上前牙的病例: 露龈笑患者(上前牙过长)可能需要压低上前牙来改善笑容美观。
  • 作为固定矫治(戴钢牙套)的辅助工具: 在固定矫治的早期阶段,常配合平导来快速打开咬合,为后续的排齐和关闭间隙做准备。

📍 平导的类型

  • 固定式平导: 直接粘接在上颌前牙的舌侧(背面),患者不能自行摘戴,这是最常用的类型,尤其在配合固定矫治器时。
  • 活动式平导: 类似于活动矫治器,患者可以自行摘戴,卫生清洁相对方便,但患者配合度要求高(必须按要求佩戴足够时间)。

📍 使用平导的注意事项和潜在问题

  • 需要患者高度配合: 固定式平导虽然不能摘,但患者需要主动用后牙咬住平导,不能只用前牙轻轻接触,活动式平导则需要严格按医嘱佩戴足够时间(通常每天20小时以上)。
  • 初期不适: 刚戴入时可能会影响发音、吞咽、咀嚼,需要1-2周适应期。
  • 口腔卫生维护困难: 平导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需要特别仔细清洁(如使用冲牙器、专用刷头、牙线穿引器等),否则易导致牙龈炎、龋齿、口臭。
  • 颞下颌关节压力: 下颌被迫改变位置可能增加颞下颌关节的负担,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区不适(需密切观察)。
  • 后牙伸长过度: 如果压低上前牙的效果不足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后牙过度伸长,形成新的开合或咬合干扰。
  • 前牙牙根吸收: 长期、过度的压入力理论上存在上前牙牙根吸收的风险,但发生率不高,医生会控制力度和时间。
  • 复发: 咬合打开后,若后期保持不当或未解决根本原因(如深覆合的病因),存在复发的可能,需要良好的保持。

平导是正畸医生手中一个非常实用且有效的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快速、有效地打开深覆合,通过压低上前牙和伸长后牙来实现,它同时可能对伴有下颌轻度后缩的患者有引导作用,平导的成功高度依赖患者的配合医生精确的设计与监控,并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和潜在的副作用,它通常是复杂正畸治疗中的一个阶段性辅助手段,而非独立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使用平导、使用哪种类型、使用多长时间,都必须由专业的正畸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检查结果和诊断来决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