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打石膏”这个说法,在专业术语中通常指的是取模(制取牙齿模型),特别是指传统的印模材料(如藻酸盐或硅橡胶)在口腔内凝固后,需要灌注石膏(或石膏替代品)来制作石膏模型的过程。

这是牙齿矫正过程中非常基础且关键的一个步骤,以下是关于“打石膏”(取模)在牙齿矫正中的详细说明:
📌 为什么在牙齿矫正中需要取模?
-
诊断与分析:
- 初诊时取模,用于制作诊断模型。
- 医生可以在模型上仔细研究牙齿的排列、咬合关系、牙弓形态、拥挤程度、间隙大小等,这是制定矫正方案的重要依据。
- 可以在模型上进行模型测量分析,计算牙齿移动量、设计拔牙方案等。
- 用于制作预测模型(模拟矫正结束后的效果)。
-
制作矫正器:
- 传统托槽矫正: 需要取模来制作带环(大环,常用于磨牙)和个别托槽粘接导板(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将托槽粘在正确的位置)。
- 隐形矫正: 这是取模最主要的应用之一!隐形矫正公司(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需要极其精准的牙齿模型来3D扫描数字化模型,然后基于此设计每一副透明牙套的移动路径,取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矫正效果。
- 活动矫正器/保持器: 制作活动矫治器(如扩弓器、保持器)也需要精确的模型。
-
制作保持器:
- 矫正结束后,需要取模制作保持器(如哈雷保持器、压膜保持器),以防止牙齿移位复发。
-
其他用途:
- 制作手术导板(用于正颌手术)。
- 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定期取模对比)。
📌 “打石膏”(取模)的具体过程(传统方式)
-
选择印模材料:
- 藻酸盐: 传统材料,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但精度和细节再现度稍逊于硅橡胶,容易变形,需要尽快灌模(通常在30分钟内)。
- 硅橡胶: 目前主流选择,精度高,细节再现好,体积稳定,操作时间相对充裕(但仍有时间限制),分加聚型(需调拌)和缩聚型(双糊剂自动混合),精度要求越高(如隐形矫正),越倾向于使用硅橡胶。
-
口腔准备:
- 医生或助理会进行隔湿(用棉球或气枪吹干牙齿表面),防止唾液或血液混入印模材料影响精度。
- 可能放置排龈线(在牙龈边缘),让印模材料能清晰捕捉到牙龈沟形态,尤其对需要制作带环或精准粘接托槽时很重要。
-
取模操作:
- 助理将调拌好的印模材料(藻酸盐或硅橡胶)均匀涂布在托盘上,托盘是预先选择好大小、适合患者口腔的塑料或金属板。
- 将托盘轻柔而稳定地放入患者口腔,覆盖所有需要取模的牙齿(通常上下颌分开取)。
- 患者需要保持闭口、屏住呼吸,避免移动舌头或脸颊,直到材料完全凝固(藻酸盐约1-3分钟,硅橡胶约3-10分钟,具体看材料类型和品牌),期间可能会有轻微的异物感和恶心感,但通常可以忍受。
-
印模检查与取出:
- 材料凝固后,医生或助理会轻轻活动托盘,确认与牙齿和组织分离无粘连后,平稳、垂直地将托盘从口腔中取出,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印模变形或损坏。
-
灌模(打石膏):
- 取出的印模是一个阴模(牙齿的负印)。
- 将石膏粉(或专用的硬质石膏、超硬石膏)按水粉比调拌成均匀的糊状。
- 将调好的石膏缓慢注入印模的阴模中,确保充满所有牙齿的细节(尤其是邻面、舌面/腭面沟隙等)。
- 轻轻震动托盘,排出气泡。
- 在石膏模型底座插入标识卡(患者信息)。
- 等待石膏完全凝固硬化(通常需要数小时到一天)。
-
模型修整与处理:
- 石膏硬化后,将模型从托盘上分离下来。
- 修整模型边缘,去除多余石膏,使模型美观且便于存放和操作。
- 对于需要高精度的模型(如隐形矫正),可能还需要进行扫描,将石膏模型转化为数字模型。
📌 现代数字化取模
随着技术发展,口内扫描仪越来越普及,它可以直接在患者口腔内进行光学扫描,实时生成数字模型,省去了传统取模和灌模的步骤。
- 优点: 过程更舒适(无恶心感)、更快捷、精度高(尤其硅橡胶精度接近)、无需灌模、模型可立即用于设计、便于远程会诊和沟通、环保(减少材料浪费)。
- 缺点: 设备成本高,单次扫描费用可能高于传统取模;对于有严重 gag reflex(咽反射敏感)或口内唾液/血液控制不佳的患者,扫描可能困难;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深覆合严重、需要精确捕捉龈下边缘等),传统取模可能仍有优势。
- “牙齿矫正打石膏”本质上是指通过取模(印模)后灌注石膏来制作牙齿石膏模型的过程。
- 这是牙齿矫正不可或缺的基础步骤,用于诊断、分析、设计方案、制作各种矫正器(尤其是隐形牙套)和保持器。
- 传统取模使用藻酸盐或硅橡胶印模材料,操作后需要灌石膏。
- 现代数字化口内扫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取模,提供更舒适、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 无论哪种方式,精准的牙齿模型都是成功进行牙齿矫正的基石。
如果你正在接受牙齿矫正,医生为你取模时,你可以放心,这是为了确保你的矫正方案精准、效果可靠,虽然过程可能有点不适,但持续时间很短,为了拥有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这点小付出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