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年做假牙矫正,现在哪种方式更合适?

看到你提到“做假牙牙齿矫正”,我理解你可能同时面临牙齿缺失和排列不齐的问题,或者对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别担心,我来帮你理清楚思路,告诉你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2025年做假牙矫正,现在哪种方式更合适?-图1

核心概念区分:

  1. 假牙(义齿): 指的是替代缺失牙齿的装置,主要类型包括:

    • 活动义齿(活动假牙): 可以自行摘戴的假牙,依靠卡环或吸附力固位。
    • 固定桥(固定假牙): 通过磨除旁边的健康牙齿作为桥墩,将假牙(桥体)粘接固定在中间。
    • 种植牙: 在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待其与骨结合后,在上面安装牙冠,是目前最接近自然牙的修复方式。
    • 覆盖义齿: 利用种植体或残根提供支持的覆盖式活动假牙。
  2. 牙齿矫正(正畸): 指的是通过施加持续、轻柔的力量,移动牙齿到理想的位置,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面部美观和功能,主要方式包括:

    • 传统金属托槽矫正: 最经典的方式,使用金属托槽和弓丝。
    • 陶瓷托槽矫正: 托槽颜色接近牙齿,更美观。
    • 隐形矫正: 使用一系列透明的、可摘戴的透明牙套(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
    • 舌侧矫正: 将托槽粘在牙齿内侧,完全隐形,但技术难度高、费用贵。

“做假牙牙齿矫正”通常意味着什么?

你提出的问题,最常见的情况是:你既存在牙齿缺失(需要做假牙),又存在牙齿排列不齐、拥挤、稀疏、咬合不良等问题(需要做矫正)。

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治疗顺序至关重要!

核心原则:通常建议先进行牙齿矫正(正畸),再进行缺失牙的修复(做假牙)。

为什么先矫正后修复?

  1. 为修复创造空间和条件:

    • 关闭间隙: 如果缺牙间隙是由于牙齿缺失造成的,或者本身存在不需要的间隙(如多生牙拔除后),正畸可以移动邻牙,将这个间隙关闭,这样就不需要再做“假牙”来填补了!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 集中间隙: 如果缺牙间隙是必须保留的(如拔除无法保留的智齿、多生牙,或先天缺失牙),正畸可以将所有牙齿排列整齐,并将这个缺牙间隙集中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比如后牙区),为后续做固定桥或种植牙创造最佳条件,间隙位置不合适,修复体很难做,或者会损伤邻牙。
    • 调整邻牙位置: 缺牙后,邻牙可能会向缺隙倾斜、伸长或扭转,正畸可以将这些牙齿移动回正常位置,使其与未来要做的修复体(牙冠或种植体)有良好的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避免修复后出现食物嵌塞、咬合创伤等问题。
    • 改善咬合关系: 整体排齐牙齿,建立稳定的咬合,是修复成功和长期使用的基础,不整齐的牙齿咬合,做修复体后受力不均,容易失败。
  2. 提高修复效果和寿命:

    • 在排列整齐、咬合稳定的牙列上做修复体,制作更精准,固位更好,受力更合理,使用寿命会更长。
    • 避免在倾斜、伸长的牙齿上做固定桥,否则需要磨除更多健康的牙体组织,对邻牙损伤大。
  3. 避免修复体干扰正畸:

    如果先做了固定桥或种植牙,这些修复体是固定在牙齿或骨内的,在后续正畸移动牙齿时,可能会阻碍牙齿移动,或者导致修复体松动、损坏,活动假牙虽然可以摘戴,但正畸时戴着可能影响舒适度和效果,医生通常也不建议。

特殊情况(需要先修复后矫正):

虽然“先正畸后修复”是主流,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先做修复(通常是种植牙),再做正畸,这种情况非常谨慎,需要严格评估:

  • 严重骨量不足: 缺牙区牙槽骨严重萎缩,无法直接种植,医生可能先做植骨或引导骨再生,待骨量足够后再种植,但这期间可能需要戴临时修复体或保持器。
  • 需要利用种植体作为支抗: 在某些复杂的正畸病例中,医生可能计划利用种植体(暂时不戴牙冠)作为强大的支抗,来移动其他牙齿(例如压低伸长的对颌牙,或整体内收前牙),种植体完成后,立即开始正畸,利用其作为支抗移动牙齿。这需要非常专业的正畸医生和种植医生紧密配合。
  • 缺牙间隙位置极差,必须先做种植引导: 极少数情况下,缺牙位置导致牙齿严重错位,不修复就无法进行有效正畸,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总结治疗流程(最常见情况):

  1. 全面检查与诊断:

    • 拍全景片(X光片)、头颅侧位片(用于正畸分析)、必要时CBCT(评估骨量)。
    • 检查口腔健康状况(蛀牙、牙周病等),先治疗基础病。
    • 正畸医生和修复医生(或口腔全科医生)共同评估你的牙齿、咬合、面部、缺牙情况、牙槽骨条件、年龄、全身健康状况、经济预算等。
  2. 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 正畸阶段: 确定是否需要矫正?矫正目标是什么(关闭间隙?集中间隙?排齐牙齿?改善咬合?)?选择哪种矫正方式?预计治疗时间?
    • 修复阶段: 正畸结束后,缺牙间隙如何处理?是关闭还是保留?保留的话,选择哪种修复方式(活动义齿?固定桥?种植牙?)?修复体的位置、形态、颜色设计。
  3. 先进行牙齿矫正(正畸治疗):

    • 根据方案选择矫治器(牙套)并粘接。
    • 定期复诊加力,调整牙齿位置。
    • 治疗周期通常为1.5-3年(复杂情况可能更长)。
    • 达到预期目标后,拆除矫治器,保持器保持。
  4. 进行缺失牙修复(做假牙):

    • 在矫正后稳定、排列整齐的牙列基础上进行。
    • 根据正畸后的间隙情况和你的选择,制作并安装修复体(活动假牙、固定桥或种植牙)。
    • 修复完成后,定期复查维护。

你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 明确你的主要需求: 你是更在意缺牙影响美观和咀嚼,还是更在意牙齿排列不齐?或者两者都很重要?这会影响医生对治疗重点的把握。
  • 经济预算: 正畸和修复(尤其是种植牙)都是比较昂贵的治疗,需要了解大致费用范围并做好预算。
  • 时间投入: 整个治疗周期可能很长(几年),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 医生选择: 极其重要! 你需要同时咨询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经验丰富的修复医生(或种植医生),最好能找到一位擅长综合治疗、能协调正畸和修复的口腔全科医生或团队,他们需要密切沟通,制定无缝衔接的治疗计划。
  • 口腔健康维护: 治疗过程中和结束后,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和定期洁牙、复查是保证治疗效果和长期成功的关键。

给你的建议:

  1. 立即预约专业口腔医生: 不要自行判断或尝试,去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大型口腔诊所,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拍片。
  2. 详细沟通你的困扰: 告诉医生你缺了几颗牙?具体位置?牙齿排列有什么问题?你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吃饭不好看?影响发音?)?
  3. 要求综合评估: 明确告诉医生你同时存在缺牙和牙齿不齐的问题,希望了解最佳的治疗顺序和方案。
  4. 咨询两位专科医生: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分别咨询正畸医生和修复医生,听听他们的专业意见,看是否能达成共识。
  5. 了解所有选项: 包括不同矫正方式、不同修复方式的优缺点、费用、时间、预期效果等。
  6. 做出知情选择: 在充分了解信息后,与医生共同决定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做假牙牙齿矫正”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分两步走:先通过正畸把牙齿排齐、把缺牙间隙调整到合适位置(或关闭),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用最合适的修复方式(活动假牙、固定桥或种植牙)来处理缺失的牙齿。 治疗顺序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效果、舒适度和长期使用,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祝你早日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