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 ITI 系统的第二期手术(也称为二期手术或基台连接手术)是种植牙修复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它标志着种植体在牙槽骨内完成了骨结合(骨长牢),现在需要将种植体暴露出来,并连接一个称为“基台”的中间部件,为最终安装牙冠做准备。

以下是关于 ITI 系统第二期手术的详细说明:
🦷 一、 第二期手术的目的
- 暴露种植体: 在第一期手术时,种植体被完全埋在牙龈组织下方(埋入式愈合),第二期手术需要切开牙龈,将种植体顶端(通常覆盖着一个愈合帽)暴露出来。
- 连接基台: 将暴露的种植体顶端连接上一个基台,基台是一个中间连接件,一端与种植体内部螺纹连接,另一端则用于支撑最终修复的牙冠。
- 形成牙龈袖口: 在基台周围精细地缝合牙龈,形成健康的、袖口状的牙龈形态,这个袖口对于清洁、美观以及长期稳定至关重要。
- 为取模做准备: 基台安装后,医生就可以在基台上取模,用于制作最终的牙冠(牙桥或覆盖义齿)。
⏳ 二、 手术时机
- 通常在第一期手术后的 3-6个月 进行,这个时间是为了确保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达到足够的骨结合强度。
- 具体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
- 患者个体情况: 骨质条件、愈合能力、是否植骨、吸烟状况等。
- 种植体类型: ITI 系统的某些型号(如 Straumann® BLX® Roxolid® 或 Roxolid® SLActive®)具有优异的表面处理技术(如 SLActive®),可能促进更快的骨结合,有时可以缩短等待时间(但仍需医生评估)。
- 医生判断: 最终决定权在种植医生手中,他们会通过临床检查和可能的影像学检查(如 X 光片)来判断骨结合是否成熟,可以进入第二期。
🩺 三、 手术过程(通常在门诊局麻下进行)
- 麻醉: 在手术区域注射局部麻醉剂,确保整个过程无痛。
- 切开牙龈: 在种植体上方做一个小切口,有时需要稍微翻起一小片牙龈瓣。
- 去除愈合帽: 旋出或取出覆盖在种植体顶端的愈合帽。
- 清洁种植体: 彻底清洁暴露的种植体内部和周围组织。
- 安装基台: 选择合适尺寸和角度的基台,将其旋入种植体内部,并用专用工具按规定的扭矩值拧紧,确保连接稳固密封。
- 牙龈塑形与缝合: 精细修剪牙龈组织,使其紧密贴合在基台周围,形成理想的袖口形态,然后使用可吸收缝线将牙龈缝合固定。
- 术后即刻: 手术通常很快完成(15-30分钟),有时医生会在基台上安装一个临时牙冠(如果条件允许且计划即刻修复),或者只安装一个愈合基台/袖口,让牙龈在基台周围进一步塑形几周后再取模做永久牙冠。
🩹 四、 术后恢复与护理
- 轻微不适: 麻醉消退后,手术区域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肿胀或淤青,通常几天内会缓解,医生会开止痛药。
- 冰敷: 术后24小时内,间断冰敷手术区域脸颊外侧,有助于减轻肿胀。
- 饮食: 术后几小时后可进食温凉、软的食物,避免用手术侧咀嚼,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 口腔卫生: 术后24小时后,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非常轻柔地刷牙(避开手术区域),并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如氯己定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但避免直接冲洗或用力擦拭手术区域,几天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刷牙,但要特别小心。
- 缝线: 如果使用的是可吸收缝线,通常会在1-2周内自行脱落,如果是不可吸收缝线,需要按医生约定的时间复诊拆除。
-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几天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出血和肿胀。
- 复诊: 按医生预约时间复诊,检查愈合情况,拆除缝线(如果需要),并安排下一步的取模和牙冠制作。
💰 五、 ITI 系统第二期的优势(与系统整体相关)
- 高成功率: ITI 系统拥有长期临床验证的高成功率,其精密的加工和表面处理技术(如 SLActive®)在第二期时已确保了稳固的骨结合基础。
- 基台选择多样: ITI 提供极其丰富的基台类型(如角度基台、个性化基台、全瓷基台等),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咬合、美观、空间)选择最合适的基台,优化修复效果。
- 修复灵活性高: 支持单冠、多单位桥、覆盖义齿等多种修复方式。
- 品牌可靠性: 作为全球领先的种植体品牌,ITI 在材料、工艺和设计上的严谨性为第二期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提供了保障。
📌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具体流程、时间、体验可能存在差异。
- 遵医嘱: 严格遵循种植医生的术前和术后指导至关重要。
- 定期复查: 第二期手术成功后,进入修复阶段(取模、戴牙冠)以及后续的终身维护(定期复查、专业洁牙)同样重要,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
ITI 系统的第二期手术是一个相对简单、快速且成功率高的门诊小手术,它标志着种植体“扎根”成功,即将迎来最终的“牙齿”。 了解这个过程有助于你更好地配合医生,顺利完成种植牙修复的旅程,如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务必与你的种植医生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