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矫正牙齿真人案例效果如何?现在做来得及吗?

2025矫正牙齿真人案例效果如何?现在做来得及吗?-图1

青少年拥挤牙列 + 深覆盖(龅牙) - 传统金属托槽矫正

  • 背景: 小明,16岁,高中生,主诉牙齿拥挤不齐,上牙前突(龅牙),咬合不好看,笑起来不自信,家长担心影响未来社交和心理健康。
  • 牙齿问题:
    • 上下牙弓狭窄,牙齿严重拥挤(需要拔牙)。
    • 上前牙明显前突(深覆盖),侧貌突。
    • 后牙咬合关系不佳。
  • 矫正方案:
    • 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上下左右各一颗)。
    • 使用传统金属托槽(非自锁)矫正器。
    • 矫正初期使用橡皮筋调整咬合关系。
  • 矫正过程:
    • 初期(1-3个月): 拔牙后戴牙套,初期有酸痛不适感,进食困难,选择软食,复诊频繁(4-6周一次),每次调整加力后不适持续3-5天,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刷牙时间变长。
    • 中期(4-18个月): 牙齿开始移动,拥挤逐渐改善,门牙回收明显,需要配合佩戴橡皮筋(每天至少20小时),有时会觉得麻烦,逐渐适应了戴牙套的生活,但饮食仍需避免过硬、粘性食物。
    • 后期(19-24个月): 牙齿排齐,咬合关系调整完成,拆除托槽前,可能需要佩戴保持器预备。
  • 矫正结果:
    • 牙齿排列整齐,无拥挤。
    • 上前牙明显回收,嘴唇形态改善,侧貌变得协调。
    • 咬合关系稳定,功能良好。
    • 小明变得非常爱笑,自信心大大提升。
  • 患者感受: “刚开始真的很痛苦,拔牙和戴牙套那几天特别难受,吃饭都成问题,但看到牙齿一点点变整齐,尤其是门牙收回去后,觉得一切都值了!现在牙齿整齐多了,笑起来也敢露齿了,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虽然过程有点漫长,但坚持下来真的有效果。”
  • 费用: 约 2万 - 3.5万人民币(因地区、诊所、拔牙等因素差异较大)。

成人隐形矫正 - 轻度拥挤 + 牙齿缝隙

  • 背景: 李女士,28岁,职场白领,觉得门牙之间有缝隙,下前牙稍微不齐,影响美观,希望在不影响工作社交的前提下改善笑容,对美观要求高。
  • 牙齿问题:
    • 上门牙之间有散在缝隙。
    • 下前牙轻度拥挤。
    • 整体咬合尚可,主要是美观问题。
  • 矫正方案:
    • 选择隐形矫正(如隐适美Invisalign或时代天使)。
    • 方案设计:关闭门牙缝隙,排齐下前牙。
  • 矫正过程:
    • 取模与方案: 口扫或取模,由医生设计矫正方案,患者可在电脑上预览移动效果。
    • 佩戴牙套: 收到多副透明牙套,每副佩戴1-2周,每天至少20-22小时,可自行摘戴,进食、刷牙时取下。
    • 复诊: 每6-8周复诊一次,医生检查进度,可能更换下一副牙套或微调方案。
    • 附件: 在部分牙齿上粘贴小“附件”,帮助牙齿精确移动。
    • 中期: 牙套更换后1-2天会有轻微酸胀感,但比传统托槽舒适得多,几乎不影响正常社交和工作,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容易。
    • 后期: 牙齿移动到位,进入精细调整和保持器预备阶段。
  • 矫正结果:
    • 上门牙缝隙完全关闭。
    • 下前牙排列整齐。
    • 笑容美观度显著提升。
    • 咬合稳定。
  • 患者感受: “选择隐形矫正就是看中它的美观和方便,戴上后几乎看不出来,开会、见客户完全不影响,摘戴也方便,吃饭不用忌口(除了戴牙套时),就是刚开始有点不习惯说话,几天就好了,最满意的是能看到每一步的移动过程,很安心,效果很自然,朋友们都说变化好大,但又说不出哪里变了,就是更好看了!”
  • 费用: 约 3.5万 - 6万人民币(因品牌、方案复杂度、诊所等因素差异较大)。

成人骨性龅牙 + 下巴后缩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背景: 王先生,32岁,长期因“龅牙”和“下巴短小”而自卑,侧貌不协调,不仅影响美观,也感觉咬合不舒服,单纯正畸效果有限。
  • 牙齿问题:
    • 上下牙弓前突(骨性因素为主)。
    • 下巴颏部后缩(小下颌)。
    • 上下前牙唇倾,可能伴有深覆合或深覆盖。
  • 矫正方案:
    • 诊断: 经正畸医生和颌面外科医生联合诊断,确定为骨性畸形,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第一阶段(术前正畸): 拔除部分前磨牙(通常上下左右各4颗),利用传统托槽矫正器将牙齿排列整齐,为手术创造条件,此阶段约需12-18个月。
    • 第二阶段(正颌手术): 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将上颌骨或下颌骨(或两者)按照设计好的位置进行截骨、移动、固定,通常移动下颌骨前伸,改善下巴后缩。
    • 第三阶段(术后正畸): 手术后约1-2周,继续佩戴术前矫正器(或更换新托槽),精细调整咬合关系,使牙齿达到最稳定、最理想的位置,此阶段约需6-12个月。
    • 第四阶段(保持): 永久保持器(通常为上下颌舌侧固定丝)+ 活动保持器。
  • 矫正过程:
    • 术前正畸: 过程类似案例一,拔牙、戴托槽、排齐牙齿。
    • 手术: 住院全麻手术,术后面部肿胀明显,需流食,恢复期1-2周。
    • 术后正畸: 继续精细调整,确保咬合完美。
    • 整体周期长: 通常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
  • 矫正结果:
    • 侧貌得到根本性改善:下巴明显前伸,面型协调。
    • 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稳定、功能良好。
    • 患者面容年轻化,自信心极大提升。
  • 患者感受: “这个决定真的很难下,毕竟要动骨头,风险和痛苦都很大,但看到术前模拟的效果,和医生充分沟通后,还是决定拼一把,术前正畸虽然麻烦,但为了手术效果必须坚持,手术后的肿胀和恢复期确实很难熬,但看到一天天消肿,脸型开始变化,就充满希望,术后正畸收尾也很重要,现在终于拥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侧脸,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钱和时间都花得值!”
  • 费用: 非常高,通常在 10万 - 20万人民币以上(包含术前正畸、手术费、术后正畸、保持器等)。

青少年反合(地包天) - 早期干预

  • 背景: 小芳,8岁,小学二年级,家长发现孩子下牙包着上牙,俗称“地包天”,不仅影响咀嚼,担心以后影响脸型发育。
  • 牙齿问题:
    • 个别牙齿反合(下前牙在前,上前牙在后)。
    • 可能存在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骨发育过度。
  • 矫正方案:
    • 早期矫治(通常称为“一期矫治”)。
    • 方案:根据反合原因选择不同矫治器:
      • 可摘矫治器: 如上颌颌垫式活动矫治器,通过戴在牙齿上的装置压低下前牙,同时刺激上颌骨生长。
      • 固定矫治器: 在个别牙齿上粘贴小托槽,利用橡皮筋或特殊装置进行牵引。
      • 功能矫治器: 如FRIII矫治器,利用肌肉力量引导下颌骨向后、上颌骨向前生长。
  • 矫正过程:
    • 戴矫治器: 根据医生选择佩戴相应矫治器。
    • 复诊: 每4-8周复诊一次,医生检查调整。
    • 配合: 家长需要监督孩子佩戴时间(尤其是可摘矫治器),注意口腔卫生。
    • 时间: 早期干预通常需要6-12个月。
  • 矫正结果:
    • 反合解除,上下前牙关系恢复正常。
    • 引导了上下颌骨向更协调的方向生长。
    • 为后续恒牙期的全面矫正打下良好基础,可能减少甚至避免成年后的正颌手术。
  • 患者感受(家长): “发现孩子‘地包天’后很着急,怕影响脸型,医生建议早期干预,说能引导骨头长好,开始孩子戴活动矫治器有点不习惯,但还好是乳牙期,适应快,看到反合慢慢纠正过来,脸型也变好看了,真的很庆幸及时做了干预,省了孩子以后更大的麻烦。”
  • 费用: 相对较低,约 5000元 - 2万元人民币(因矫治器类型、疗程长短而异)。

重要提示

  1. 个体差异巨大: 每个人的牙齿问题、骨骼条件、年龄、诉求、经济状况都不同,矫正方案、过程、时间、费用、效果都会有很大差异,以上案例仅为典型代表,不能直接套用
  2. 专业评估是关键: 强烈建议寻找正规口腔医院或有资质的正畸专科医生进行面诊检查,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模型、口扫等手段,全面评估你的牙齿、颌骨、面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3. 沟通很重要: 在矫正前,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你的期望、担忧、时间安排、预算等,确保你完全理解方案、过程、风险和可能的替代方案。
  4. 坚持与配合: 无论选择哪种矫正方式,患者的配合(如按时复诊、保持口腔卫生、正确佩戴橡皮筋/附件/保持器、注意饮食等)是成功的关键。
  5. 保持器不可少: 矫正结束后,必须按照医嘱佩戴保持器,这是防止复发、维持矫正效果的最重要一步,需要终身坚持(频率可能随时间减少)。
  6. 费用范围仅供参考: 费用受地域(一线城市通常较高)、诊所级别、医生资历、矫正器类型(金属、陶瓷、隐形、舌侧)、方案复杂度(是否拔牙、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周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费用需以面诊报价为准。

希望这些真实的案例分享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牙齿矫正的过程和效果!祝你早日拥有健康整齐的笑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