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引起牙龈炎(更准确地称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是一个常见问题,其发生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涉及种植体本身、手术技术、修复设计、患者口腔卫生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多个因素,以下是导致种植牙周围牙龈炎的主要原因:

菌斑生物膜堆积(最根本原因)
- 核心问题: 与天然牙牙龈炎一样,种植体周围牙龈炎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菌斑生物膜在种植体周围(尤其是种植体穿龈袖口区域)的堆积。
- 机制: 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毒素)持续刺激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牙龈红肿、出血、探诊深度增加。
- 种植体特殊性: 种植体表面(尤其是钛表面)虽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理化特性(如表面粗糙度、能级)也可能影响细菌的附着和生物膜的形成,某些表面处理可能促进细菌定植。
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特殊性
- 缺乏牙周膜: 天然牙有牙周膜提供感觉和一定的缓冲作用,而种植体是直接与骨组织结合的(骨整合),缺乏牙周膜的保护和感觉反馈,这意味着炎症可能在早期没有明显疼痛,直到发展到更严重的阶段(种植体周围炎)才被发现。
- 袖口结构: 种植体穿龈处形成的“袖口”是牙龈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结合的区域,这个结构的设计和健康状态对防御细菌入侵至关重要,如果袖口过浅、过宽或形态不规则,都不利于清洁和维持健康。
手术相关因素
- 软组织处理不当:
- 牙龈张力过大: 手术中如果软组织缝合时张力过大,会影响血供,导致牙龈退缩、裂开或形成不良的袖口形态,增加菌斑堆积风险。
- 组织损伤: 手术过程中对牙龈组织的过度创伤可能影响愈合和长期健康。
- 瓣设计不佳: 翻瓣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术野暴露不足或术后软组织形态不佳。
- 种植体位置不佳:
- 位置过深或过浅: 种植体植入位置过深(牙龈覆盖过多)或过浅(牙龈暴露不足)都会影响袖口形态和清洁便利性。
- 靠近邻牙或骨壁: 种植体位置过于靠近邻牙牙根或骨壁,可能导致清洁工具(如牙线、冲牙器)无法有效进入,形成卫生死角。
- 即刻负载或早期负载适应症选择不当: 在某些情况下过早负载种植体,可能影响软组织愈合和袖口形成。
修复体设计及制作因素
- 修复体边缘位置不当:
- 边缘过深: 牙冠或基台的边缘被放置在牙龈下方过深处(龈下边缘),会刺激牙龈并成为菌斑堆积的“温床”。
- 边缘不密合: 修复体与种植体基台或天然牙之间的边缘不密合,存在悬突或台阶,极易藏匿菌斑且难以清洁。
- 基台与种植体连接问题:
- 连接缝隙: 基台与种植体连接处存在微小的缝隙,细菌可能进入并定植。
- 基台选择不当: 基台高度、角度、直径选择不合适,可能导致软组织形态不佳或清洁困难。
- 修复体表面粗糙: 修复体(尤其是牙冠内表面)如果抛光不良,表面粗糙,更容易粘附菌斑。
- 咬合问题: 不良的咬合关系(早接触、干扰、咬合力过大)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组织承受过大的侧向力或创伤,影响组织健康,降低抵抗炎症的能力。
患者口腔卫生维护不足
- 清洁不到位: 患者没有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清洁方法,或者清洁不彻底,未能有效清除种植体周围(尤其是袖口区域)的菌斑,种植牙周围的牙龈沟可能比天然牙更深或形态更复杂,清洁难度更大。
- 清洁工具使用不当: 没有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如专用种植体牙刷、牙线、冲牙器、牙缝刷等),或者使用方法错误。
- 忽视定期复查和专业洁治: 没有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也没有接受专业的种植体周围洁治和刮治,无法清除牙刷等工具难以到达的部位(如种植体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
全身健康因素
- 糖尿病: 糖尿病是影响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的重要全身因素,高血糖状态会削弱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和伤口愈合能力,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炎(包括牙龈炎)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
- 吸烟: 吸烟严重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氧合,抑制成纤维细胞功能和骨形成,降低种植体成功率,并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
- 免疫缺陷或系统性疾病: 如HIV/AIDS、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类固醇药物等,都可能影响机体对炎症的控制和组织的修复能力。
种植体周围炎的前兆
- 牙龈炎是种植体周围炎的早期阶段: 如果种植体周围牙龈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向深部组织发展,破坏支撑种植体的牙槽骨,最终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即发展为种植体周围炎,早期识别和治疗牙龈炎至关重要。
总结与预防
种植牙引起牙龈炎的核心机制是菌斑生物膜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界面(尤其是袖口区域)的堆积和持续刺激,其他因素(手术、修复、患者卫生、全身健康)通过影响菌斑控制、组织健康或防御能力,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预防种植体周围牙龈炎的关键在于:
- 严格的种植手术规范: 精准的种植体植入位置、良好的软组织处理和愈合。
- 精良的修复体设计制作: 密合的边缘、合适的基台、光滑的表面、良好的咬合。
- 患者口腔卫生教育: 掌握正确的清洁方法,使用合适的工具,坚持日常清洁。
- 定期专业维护: 按医嘱定期复查,接受专业的种植体周围洁治和检查。
- 控制全身风险因素: 如戒烟、控制血糖等。
一旦发现种植牙周围牙龈红肿、出血、探诊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咨询种植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洁治治疗,防止其进展为破坏性的种植体周围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