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中使用的钛网通常不需要取出,尤其是在它被骨组织完全包裹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取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 1. 钛网的作用和位置
- 作用: 钛网是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屏障膜,它的主要作用是:
- 空间维持: 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提供物理支撑,防止软组织(牙龈)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提供空间。
- 引导骨生长: 引导骨细胞沿着预设的方向生长,促进骨缺损区的骨组织再生和重建。
- 保护骨移植材料: 如果同时使用了骨移植材料(如骨粉),钛网可以防止这些材料被冲走或被软组织侵入。
- 位置: 钛网通常放置在骨缺损区域,覆盖在骨移植材料之上,然后被周围的牙龈组织或骨膜覆盖缝合,理想情况下,它应该被新生的骨组织完全包裹,或者至少被健康的软组织严密覆盖,不暴露在口腔环境中。
⚠ 2. 需要取出钛网的情况(相对少见)
以下情况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钛网:
- 钛网暴露: 这是最常见需要取出的原因,如果术后钛网意外暴露在口腔中(例如覆盖它的牙龈裂开、坏死),口腔内的细菌很容易污染钛网,导致:
- 感染: 引起局部炎症、疼痛、流脓。
- 骨再生失败: 感染会干扰骨愈合过程,导致骨移植失败或效果不佳。
- 影响最终修复: 暴露的钛网会影响后续种植体的植入或上部结构的修复。
- 感染: 即使没有暴露,如果钛网区域发生深部感染,也需要取出钛网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 钛网移位: 术后钛网发生移位,失去了引导骨再生的正确位置,可能需要取出并重新放置或调整。
- 异物感或不适: 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对钛网有持续的异物感或不适感,影响生活质量,医生可能会考虑取出。
- 计划外的二次手术: 如果因为其他原因(如种植体周围炎需要翻瓣清创)需要在该区域进行二次手术,医生可能会在手术中评估是否需要同时取出钛网(如果它已完成使命且无并发症)。
✅ 3. 不需要取出钛网的情况(最常见)
- 钛网被骨组织完全包裹: 这是理想状态,当骨再生成功,钛网被新生、健康的骨组织完全包裹固定,它就成为了骨的一部分,此时取出钛网不仅没有必要,反而可能损伤新生的骨组织,影响最终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和成功率。
- 钛网被健康的软组织严密覆盖: 即使骨再生尚未完全完成,只要钛网被厚实、健康的牙龈组织严密覆盖,没有暴露在口腔中,没有感染迹象,通常可以保留在体内,钛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长期留在体内是安全的。
- 钛网已完成引导骨再生的使命: 当骨缺损区域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骨量,钛网的功能已经实现,且没有并发症,保留它是最佳选择。
📌 总结与关键点
- 钛网是“工具”而非“永久植入物”: 它的主要作用是暂时性的引导骨再生,一旦骨再生成功或钛网被骨组织包裹,它的使命就完成了。
- 保留是常态,取出是例外: 在绝大多数成功的种植病例中,钛网不需要取出,它会被新生的骨组织或健康的软组织永久保留在体内。
- 取出主要针对并发症: 取出通常是为了处理暴露、感染、移位等并发症,而不是常规步骤。
- 医生决定: 是否需要取出钛网,最终由你的主治医生根据术后的愈合情况、影像学检查(如CBCT)以及临床表现来判断,医生会评估钛网的位置、覆盖情况、是否有并发症等。
- 可吸收膜 vs. 钛网: 不要混淆钛网和可吸收膜(如胶原膜、PLA膜等),可吸收膜会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体吸收,而钛网是金属的,不会被人体吸收,只能通过手术取出(如果需要的话)。
📎 建议
- 与你的医生充分沟通: 在手术前,务必向你的种植医生了解钛网的使用计划以及术后是否可能需要取出。
- 术后遵医嘱: 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术后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如钛网暴露)。
- 出现异常及时复诊: 如果术后发现覆盖钛网的牙龈区域红肿、疼痛、流脓,或者感觉有金属暴露,务必尽快联系你的医生复诊,越早处理越好。
钛网就像建筑工地里的模板,房子(新骨)盖好了,模板(钛网)要么被拆走(取出),要么被永久封在墙里(包裹在骨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会被永久封在墙里,无需取出,只有当模板坏了(暴露、感染)或者位置不对(移位),才需要拆掉重来。 最终决定权在你信任的医生手中,如有疑虑,务必详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