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时佩戴的皮筋(通常称为“橡皮圈”或“牵引圈”)是正畸治疗中非常重要且常用的辅助工具,它们主要用来提供额外的、精准的、方向可控的轻力,帮助牙齿移动到理想的位置,并解决弓丝本身难以独立完成的精细调整问题。

以下是矫正牙齿需要戴皮筋的主要原因和具体作用:
-
关闭拔牙间隙:
- 当需要拔除某些牙齿(通常是前磨牙)为拥挤的牙齿创造空间时,弓丝可以初步拉开间隙,但为了更精确、更高效地关闭这个间隙,医生会在需要移动的牙齿(如尖牙或前磨牙)上挂钩,并用皮筋连接到对侧的牙齿或弓丝上。
- 作用: 提供持续、轻柔的力,将牙齿向拔牙间隙的方向移动,最终完全关闭间隙,使牙齿排列整齐。
-
调整咬合关系(改善上下牙的接触):
- 这是皮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用途之一,理想的咬合不仅仅是牙齿排齐,更重要的是上下牙齿能像齿轮一样精准咬合,达到稳定、功能良好且美观的状态。
- 常见问题及皮筋作用:
- 深覆合(上牙盖住下牙过多): 使用垂直向的皮筋(如从上牙舌侧钩挂到下牙颊侧钩),压低上前牙或伸长下后牙,改善垂直向的咬合关系。
- 深覆盖(龅牙/上牙前突): 使用水平向的皮筋(如从上牙颊侧钩挂到下牙颊侧钩),将上牙向后拉,将下牙向前推,改善前后向的覆盖关系。
- 反颌(地包天/下牙前突): 使用水平向的皮筋(方向与深覆盖相反),将上牙向前拉,将下牙向后推,纠正反颌关系。
- 开颌(上下牙咬不上): 使用垂直向的皮筋(方向与深覆合相反),压低后牙或伸长前牙,帮助关闭开颌。
- 中线不齐(上下牙中线不对齐): 使用斜向的皮筋,将偏向一侧的牙齿向中线方向牵引,使上下牙列中线对齐。
- 磨牙关系异常(如近中或远中关系): 通过特定的皮筋牵引方向,调整磨牙的咬合关系。
-
移动单个牙齿:
- 当需要将一颗牙齿(如尖牙)移动到非常精确的位置时,弓丝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控制力,医生可以在需要移动的牙齿上挂钩,并用皮筋连接到牙弓内的其他固定点(如带环、托槽、种植钉)上。
- 作用: 提供特定方向的力,精确控制单个牙齿的移动方向(如压低、伸长、舌向/颊向移动、旋转等)。
-
加强支抗:
在某些复杂的移动中(如将前牙内收),需要后牙保持稳定不动(称为“支抗”),皮筋可以用来将需要移动的牙齿向后拉,同时将后牙向前拉(或阻止其向后移动),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支抗。
-
维持矫正效果(保持期):
在矫正器拆除后,进入保持阶段,有时为了稳定咬合关系或防止某些牙齿有轻微的复发趋势,医生可能会建议在保持器上使用皮筋进行短期的牵引。
皮筋的工作原理:
- 持续轻力: 牙齿移动需要持续、轻柔的力量,皮筋能提供这种力量,且力量大小相对恒定(直到拉伸过度)。
- 方向可控: 通过连接不同的挂钩点,皮筋可以产生各种方向(水平、垂直、斜向)的力,精确引导牙齿移动。
- 灵活性: 相比于刚性弓丝,皮筋更灵活,能适应不同牙齿位置的需求,进行精细调整。
为什么需要患者自己佩戴和更换?
皮筋需要患者自己根据医生的指导每天佩戴足够长的时间(通常20-22小时),并每天更换新的,这是因为:
- 力量衰减: 皮筋在口腔唾液环境中会逐渐失去弹性,力量会减弱,每天更换是为了确保持续有效的力量。
- 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 效果依赖: 皮筋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不按时佩戴、不按时更换,或者佩戴时间不够,都会严重影响矫正进度和最终效果。
矫正牙齿时佩戴皮筋,本质上是医生利用这个简单而强大的工具,为牙齿移动提供精准、方向可控的持续轻力,它主要用于解决弓丝难以独立完成的精细调整任务,特别是关闭拔牙间隙、调整复杂的咬合关系(覆合、覆盖、中线、磨牙关系)、移动单个牙齿等,皮筋的使用是正畸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效果高度依赖于患者的正确佩戴和更换,务必遵从正畸医生的详细指导,这是获得完美矫正效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