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矫正禁忌,哪些人暂时不能做牙齿矫正?

牙齿矫正(正畸)是一项非常普遍且安全的治疗,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绝对不能矫正牙齿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存在一些需要谨慎评估、甚至暂时或永久不适合矫正的情况。

2025矫正禁忌,哪些人暂时不能做牙齿矫正?-图1

以下是一些可能不适合或需要特别谨慎进行牙齿矫正的人群和情况:

🦷 1. 严重的、未控制的牙周病

  • 为什么不能/谨慎: 牙齿矫正需要牙齿在牙槽骨中移动,如果牙周病严重,牙槽骨已经大量吸收,牙齿松动度大,强行移动牙齿会加速牙槽骨破坏,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 处理原则: 必须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如洁治、刮治、牙周手术等),控制炎症,消除感染,使牙周组织处于稳定健康状态,只有在牙周医生确认牙周状况稳定、适合正畸后,才能开始矫正,矫正过程中需要牙周医生密切监控。

🩺 2.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 为什么不能/谨慎: 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正畸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或增加治疗风险。
    • 未控制的糖尿病: 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如牙龈炎、牙周炎),可能影响骨改建。
    • 严重的心脏病(如未控制的心衰、严重瓣膜病): 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压力或潜在的菌血症(细菌进入血液)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需要内科医生评估风险。
    • 未控制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矫正操作(如粘托槽、弓丝结扎)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
    •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正常骨改建过程可能受到影响,牙齿移动速度和效果可能不理想,甚至有增加骨吸收的风险,需要与风湿科/内分泌科医生沟通。
    • 正在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 放疗后颌骨血供差,骨坏死风险高,不适合正畸。
    • 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如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能影响组织健康和愈合。
  • 处理原则: 需要内科医生或相关专科医生评估全身状况是否稳定,是否耐受治疗,在病情稳定期,医生会权衡利弊,制定严密的治疗计划,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

💊 3. 长期服用特定药物

  • 为什么不能/谨慎:
    • 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治疗骨质疏松、转移性骨肿瘤): 有极低但严重的颌骨坏死风险,正畸过程中的骨改建可能增加此风险,通常需要停药一段时间(需遵医嘱)或由医生严格评估风险。
    •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增加正畸操作(如拔牙、调整弓丝)时的出血风险,需要与内科医生沟通,可能需要临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加强局部止血措施。
    •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反应。
  • 处理原则: 必须详细告知正畸医生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医生会与开药的医生沟通,评估风险,制定对策。

🚬 4. 口腔卫生状况极差且无法改善者

  • 为什么不能/谨慎: 矫正器(尤其是托槽和弓丝)会显著增加清洁难度,如果患者本身口腔卫生习惯极差,无法有效清洁,矫正过程中极易导致:
    • 大量菌斑堆积、牙龈炎、牙周炎。
    • 牙齿脱矿(白斑)、龋齿(蛀牙)。
    • 矫治器周围组织严重炎症。
  • 处理原则: 正畸医生通常要求患者在开始矫正前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果无法做到,医生可能会拒绝开始治疗,或要求在矫正前进行必要的龋齿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并承诺在矫正期间保持良好卫生。

🧠 5. 严重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 为什么不能/谨慎: 矫正是一个需要长期(通常1-3年)密切配合的过程,包括:
    • 定期复诊(通常4-8周一次)。
    • 严格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多次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等)。
    • 遵守饮食限制(避免过硬、过粘食物)。
    • 佩戴橡皮筋、保持器等。
    •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如重度抑郁症、焦虑症)、认知障碍或行为问题(如不遵医嘱、故意损坏矫治器),无法配合治疗,则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 处理原则: 医生会评估患者的配合能力和依从性,对于无法配合者,通常不建议开始矫正。

🦴 6. 颌骨畸形过于严重,单纯正畸无法解决

  • 为什么不能/谨慎: 对于严重的骨性畸形(如下巴严重后缩或前突、面部不对称、开颌等),仅靠移动牙齿(正畸)无法达到理想的面型和咬合效果,强行正畸可能导致牙齿代偿性移动,效果不佳甚至有害。
  • 处理原则: 这类患者通常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先通过正畸治疗将牙齿排列到手术需要的位置,然后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正颌手术(移动颌骨),最后再进行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单纯正畸效果有限。

🧓 7. 年龄因素(相对禁忌)

  • 为什么谨慎:
    • 幼儿(乳牙期/替牙期早期): 大部分情况是预防性或阻断性矫治,而非全面的固定矫正,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 老年人: 牙齿可能磨损严重、有大量修复体(假牙)、牙周条件差、骨改建能力下降,需要更全面评估,风险相对较高,但并非绝对禁忌,目标可能更侧重于改善功能而非完美美观。
  • 处理原则: 正畸没有绝对的年龄上限,关键在于牙周状况、全身健康状况和患者的治疗意愿与配合度,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 总结关键点

  1. “不能”的情况相对少,但“需要谨慎”的情况多。 很多所谓的“禁忌症”在得到充分治疗、控制或采取特殊措施后,是可以进行矫正的。
  2. 全面评估是核心。 在决定是否矫正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包括牙周检查、X光片)、全身病史询问和必要的全身健康评估。
  3. 多学科协作很重要。 对于有全身性疾病或服用特殊药物的患者,正畸医生需要与内科医生、牙周医生等密切合作。
  4. 患者配合度至关重要。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严格的医嘱依从性是成功矫正的基础。
  5. 个体化方案。 没有绝对的标准,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牙齿、牙周、骨骼、全身健康、年龄、需求、期望值等)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或家人有上述任何担忧或情况,务必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咨询。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判断你是否适合矫正,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矫正,不要因为担心而放弃寻求专业意见的机会,很多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治疗,矫正的目标是可以安全达成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