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
-
已进入全国集采范围
Osstem种植体系统(韩国品牌)已纳入国家组织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2025年落地),并在多数省份成功中标,成为集采中选产品。
-
价格大幅下降
中标后,Osstem种植体系统的单颗种植体中选价降至数百元级别(具体价格因型号和地区略有差异),显著降低了患者负担。
详细中标情况
国家集采中标(2025年)
- 采购主体:国家医保局牵头,全国31个省(区、市)参与。
- 中选结果:
- Osstem(韩国)作为主流外资品牌,多款型号(如MS, US, TS等系列)成功中标。
- 中选价格范围:
- 纯钛种植体:约 600-800元/颗
- 钛合金亲水种植体:约 800-1200元/颗
(具体以各省最终公布的中选清单为准)
- 政策影响:
患者总费用 = 种植体(集采价) + 牙冠(可选集采或自费) + 医疗服务费(政府调控)。
地方集采中标情况
各省在国采基础上进行联动,Osstem在以下地区明确中标:
- 已执行省份:
四川、河北、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湖北等超30个省份。 - 典型代表:
- 四川省:Osstem多型号中选,价格透明公开。
- 广东省:纳入"粤采易购"平台,基层医疗机构可采购。
- 山东省:公立医院100%执行集采,Osstem覆盖率高。
未中标或限价地区
- 极少数地区:因本地化政策或品牌竞争,Osstem可能未进入某省备选清单(如部分省份倾向本土品牌),但此类情况较少。
- 价格限制:即使未进入国采,部分省份通过"技耗分离"政策,将种植体价格控制在1500元以内(Osstem仍可参与)。
Osstem的市场地位与优势
- 技术成熟度
- 20余年临床验证,全球市场份额超30%(尤其在亚洲)。
- 主打SLA表面处理技术(提高骨结合速度),适合骨质条件一般的患者。
- 集采后的竞争力
- 性价比突出:价格接近国产品牌(如威高、创英),但品牌认可度更高。
- 供应链完善:在中国设厂(青岛),保障供货及时性。
- 临床适配性
- 提供多种直径/长度型号,满足复杂病例需求(如即刻种植、全口重建)。
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影响
| 群体 | 影响 |
|---|---|
| 患者 | 种植体费用从5000-10000元降至1000-3000元,总费用控制在6000-8000元。 |
| 公立医院 | 强制执行集采,Osstem成为主流选择,采购成本降低。 |
| 民营诊所 | 可通过集采平台采购,但需向患者公示价格,避免加价。 |
| 医生 | 操作流程标准化,降低学习成本,但需注意适应症匹配(如骨质差慎选基础款)。 |
注意事项
- 认准官方渠道
- 医疗机构需通过省级药品采购平台(如"山东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采购集采中选产品。
- 患者可要求查看种植体包装上的集采标识或扫码验证真伪。
- 警惕"低价陷阱"
部分诊所可能以"Osstem"为噱头销售非集采版本(如水货、旧款),价格虽低但无质保。
- 关注牙冠选择
- 集采后,牙冠费用占比上升(约1000-3000元),可选树脂冠(经济)或全瓷冠(美观)。
Osstem种植牙系统已深度参与中国种植牙集采,在绝大多数省份中标并实现价格透明化,其凭借技术成熟度和性价比,成为公立医院和合规民营诊所的主流选择,患者应优先选择执行集采的医疗机构,确保费用合规且享受质保服务,建议通过当地医保局官网或医院公示栏查询最新中选价格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