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牙模”是指在牙齿矫正(正畸)过程中,为了精确记录患者牙齿、牙弓、咬合关系以及颌骨形态而制作的牙齿模型(牙模)。

它是正畸诊断、方案设计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牙模在牙齿矫正中的主要用途和重要性
-
精确诊断与分析:
- 牙齿排列: 清晰显示每颗牙齿的位置、倾斜度、扭转情况、拥挤程度、间隙大小。
- 牙弓形态: 了解上下牙弓的形状、大小、对称性。
- 咬合关系: 详细记录上下牙齿如何接触(覆合、覆盖关系),以及磨牙的咬合关系(中性、近中、远中)。
- 颌骨关系: 评估上下颌骨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深覆合、深覆盖、反合、开合等)。
- 面部协调性: 结合面部照片和X光片,分析牙齿、颌骨与面部软组织的关系。
-
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 正畸医生通过仔细研究牙模,结合临床检查、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等资料,才能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的矫正计划。
- 可以在模型上进行模拟移动,预测牙齿移动的大致效果和所需时间。
-
制作正畸附件:
- 保持器: 矫正结束后,通常需要使用保持器来维持治疗效果,牙模是制作透明压膜保持器或哈雷保持器(带钢丝)的基础。
- 矫治器: 对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陶瓷托槽),有时需要根据牙模在技工室进行个性化弯制或调整。
- 其他附件: 如某些类型的扩弓器、舌侧矫治器的间接粘接等。
-
治疗过程中的监控与对比:
- 在矫正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定期取模(或进行数字化扫描),与初诊时的模型进行对比,直观地评估牙齿移动的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治疗结束后,将最终模型与初诊模型对比,展示显著的改善效果。
-
医患沟通:
牙模是向患者解释其牙齿问题、治疗方案以及预期效果的最直观、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患者可以亲手触摸和观察自己的牙齿模型,更容易理解医生的专业解释。
牙模的制作方法(两种主流方式)
-
传统取模法(物理模型):
- 材料: 通常使用藻酸盐印模材料或硅橡胶印模材料,硅橡胶精度更高,但成本也更高。
- 过程:
- 医生将印模材料放入特制的托盘内。
- 将托盘放入患者口中,均匀施加压力,使材料精确复制牙齿和牙龈的形态。
- 等待材料凝固(几分钟左右)。
- 轻轻取下托盘,获得一个阴性的牙齿印模。
- 将印模灌入石膏或硬质石膏,待石膏凝固后,取出便得到阳性的、精确的牙齿模型(牙模)。
- 优点: 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对某些复杂情况(如牙龈出血多、唾液多)的适应性好。
- 缺点: 可能引起患者恶心感;操作时间较长;模型需要物理存储和运输;制作过程有误差环节(印模、灌模)。
-
数字化扫描法(数字模型):
- 设备: 使用口内扫描仪(如iTero, Trios, 3Shape 等)。
- 过程:
- 医生手持扫描探头,在患者口内缓慢、稳定地移动,扫描牙齿、牙龈和咬合面的表面形态。
- 扫描仪实时生成三维数字模型,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 医生确保所有区域(包括咬合面、舌侧、牙龈边缘)都扫描完整。
- 软件自动将扫描数据拼接成一个完整的、高精度的数字牙齿模型。
- 优点:
- 舒适度高: 无需取模材料,避免恶心感,患者体验更好。
- 快速高效: 扫描过程通常只需几分钟,模型即时生成。
- 精度高: 减少了传统取模和灌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 便于存储和传输: 数字模型可以轻松存储在电脑或云端,方便医生随时调阅、对比和远程会诊。
- 可视化强: 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旋转、缩放、切割、测量,甚至进行3D打印实体模型或模拟牙齿移动。
- 方案设计更直观: 医生可以在数字模型上直接进行方案设计,患者也能通过动画效果看到预期效果。
- 缺点:
- 设备成本高: 扫描仪本身价格昂贵。
- 对操作技术要求高: 需要医生熟练掌握扫描技巧,避免遗漏区域或产生伪影。
- 对某些情况可能有挑战: 如患者口内唾液过多、牙龈出血严重、有严重张口受限或呕吐反射特别强烈时,扫描可能困难。
- 依赖电力和软件: 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专业的软件支持。
牙齿矫正牙模(无论是传统的石膏模型还是现代的数字模型)是正畸治疗的基石,它为医生提供了诊断牙齿问题的“眼睛”,是制定精准方案、制作关键矫治附件、监控治疗效果、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核心依据,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口内扫描正以其舒适、高效、精准的优势,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正畸诊所的首选方法,但传统取模法在特定情况下仍有其价值,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高质量的牙模对于确保牙齿矫正的成功和效果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