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最新,髁突骨折后,牙齿矫正现在能做吗?

髁突骨折后进行牙齿矫正(正畸治疗)是可行的,但需要极其谨慎、个体化评估和多学科合作,这是一个复杂的情况,涉及到下颌骨的稳定、颞下颌关节(TMJ)的健康以及咬合关系的重建。

2025最新,髁突骨折后,牙齿矫正现在能做吗?-图1

以下是关于髁突骨折后牙齿矫正的关键考虑因素和步骤:

🦴 1. 髁突骨折本身的影响

  • 关节结构破坏: 髁突是下颌骨与颅骨(颞骨)形成关节的部分,负责下颌的运动(张口、侧方、前伸),骨折会破坏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咬合紊乱: 骨折可能导致下颌骨移位、髁突位置异常,进而引起牙齿咬合关系改变,如后牙早接触、前牙开颌、中线偏斜、深覆颌、深覆盖等。
  • 关节功能障碍: 可能导致张口受限、疼痛、弹响、杂音、关节绞锁等。
  • 生长潜力(青少年): 对于仍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髁突骨折可能影响下颌骨的正常生长方向和量,导致面部不对称和咬合问题更复杂。

⏱ 2. 矫正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

  • 骨折急性期(骨折后数周至数月):
    • 绝对禁忌或极其谨慎: 在骨折未愈合、关节处于炎症和修复期时进行正畸治疗是极其危险的。
    • 干扰愈合: 正畸施加的力可能干扰骨折块的正常愈合,甚至导致移位加重。
    • 加重关节负担: 在关节不稳定、疼痛的情况下移动牙齿,会显著增加关节负担,加剧疼痛和功能障碍。
    • 优先处理骨折: 此阶段的首要目标是骨折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初步恢复,通常采用保守治疗(颌间结扎、软食、开口训练)或手术复位固定,正畸治疗需要严格等待骨折临床愈合(通常需要数月)和关节功能相对稳定后才能开始评估。
  • 骨折愈合稳定期(骨折后数月至数年):
    • 最佳时机窗口: 这是开始正畸评估和治疗的相对理想时期,此时骨折已稳定愈合,关节炎症消退,功能基本恢复或稳定。
    • 评估基础: 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咬合紊乱的性质、程度,以及关节的长期健康状况。
    • 个体化差异: 具体何时开始,需根据骨折类型(囊内、髁颈、髁突下)、治疗方法(保守/手术)、愈合情况、关节症状、年龄、生长发育状态等综合判断,通常建议在骨折后6个月到1年或更长时间,确保完全稳定。

🤝 3. 多学科合作(成功的关键)

  • 正畸医生: 负责牙齿移动、咬合重建、面部协调性改善。
  • 颌面外科医生: 负责骨折的初始治疗(如果需要手术)、评估髁突和关节的长期稳定性、必要时进行正颌手术或关节手术。
  • 修复科医生/牙周科医生: 评估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处理可能需要的修复体(如牙冠、贴面)或牙周问题。
  • 物理治疗师/康复科医生: 指导开口训练、关节肌肉功能恢复。
  • 密切沟通: 所有相关医生之间必须进行充分沟通,制定统一的治疗目标和计划,正畸方案必须建立在颌面外科对骨折愈合和关节状态的评估基础上。

🦷 4. 矫正的目标与挑战

  • 主要目标:
    • 重建稳定、功能性的咬合关系: 这是核心目标,确保牙齿能均匀接触,咀嚼有力舒适。
    • 改善面部美观: 纠正因骨折或咬合问题导致的面部不对称、偏颌等。
    • 稳定关节: 在移动牙齿的过程中,尽量保护已愈合的关节,避免诱发或加重关节问题。
    • 恢复口腔功能: 改善发音、咀嚼效率。
  • 主要挑战:
    • 咬合重建的复杂性: 骨折导致的咬合紊乱往往涉及三维空间的变化(前后、左右、垂直),矫正难度大。
    • 关节健康的平衡: 牙齿移动的方向和速度需要精心设计,避免对关节产生异常的应力,可能需要使用颌垫(咬合板)作为过渡或稳定关节。
    • 颌骨基础的限制: 髁突骨折愈合后,其形态和位置可能不完全正常,这会影响下颌骨的最终位置和咬合关系的建立,有时需要结合正颌手术来移动整个下颌骨到更理想的位置,正畸则负责协调牙齿与颌骨的关系(即“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长期关节风险: 即使骨折愈合,部分患者仍可能发展为关节退行性变(骨关节炎),正畸治疗需要考虑这种潜在风险,避免加重关节负担。
    • 生长发育因素(青少年): 需要密切监控下颌骨的生长,必要时进行生长引导干预。

📋 5. 治疗可能涉及的方法

  • 传统固定矫治器(托槽+弓丝): 最常用,提供精确的牙齿移动控制。
  • 隐形矫治器(如隐适美): 对于某些轻中度病例可能适用,但需要医生评估其对关节的影响,透明牙套通常允许牙齿进行整体移动,但可能不如传统矫治器精确控制复杂的三维移动。
  • 颌垫(咬合板):
    • 诊断性颌垫: 用于诊断咬合问题是否源于关节或牙齿,以及测试不同咬合关系对关节症状的影响。
    • 治疗性颌垫: 在矫正初期或作为稳定措施,用于保护关节、缓解肌肉疼痛、为牙齿移动创造空间或引导下颌到更舒适的位置,有时在矫正结束后需要长期佩戴稳定颌垫。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当下颌骨位置本身需要较大调整时(如严重的偏颌、开颌),正畸医生负责排齐牙齿并去除代偿,颌面外科医生通过手术移动下颌骨到理想位置,然后正畸医生精细调整咬合。
  • 修复治疗: 矫正完成后,可能需要通过牙冠、贴面、嵌体等修复体来完善外形和功能,特别是涉及严重磨损或牙体缺损时。

📌 总结与建议

  1. 髁突骨折后做牙齿矫正完全可行,但必须个体化评估。
  2. 时机是关键: 绝对不能在骨折急性期进行,必须在骨折充分愈合(通常数月到一年以上)、关节功能稳定后,由医生评估确定。
  3. 多学科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正畸医生、颌面外科医生、修复科医生等必须紧密合作,制定统一计划。
  4. 核心目标是重建功能性与稳定性的咬合,同时保护关节健康。
  5. 治疗可能复杂: 可能涉及传统或隐形矫治、颌垫、甚至正颌手术。
  6. 充分沟通: 患者需要详细了解自身情况、治疗目标、可能的风险和疗程,与所有相关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强烈建议: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有髁突骨折史并考虑牙齿矫正,务必寻求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和颌面外科医生的联合评估,他们会根据您的具体骨折情况、愈合状态、关节健康、年龄和诉求,给出最专业、最安全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不要自行决定或在不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