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器的结构因其类型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但主要目的是相同的:施加持续、轻柔的力量,引导牙齿移动到理想的位置,以下是几种常见矫正器类型的结构详解:

🦷 一、 传统固定矫正器(如金属托槽矫正器、陶瓷托槽矫正器)
这是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矫正器类型,结构相对复杂且固定在牙齿上。
-
托槽:
- 位置: 粘接在牙齿的唇颊面(正面)或舌腭面(内侧)。
- 功能: 这是矫正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像一个“轨道”或“滑轮”,用于固定和引导弓丝。
- 结构:
- 槽沟: 托槽中央有一条水平或垂直的凹槽,用于容纳弓丝,弓丝在槽沟内滑动或被结扎固定,将力量传递给牙齿。
- 翼: 托槽两侧通常有小翼(或翼状结构),用于结扎弓丝(用细金属丝或橡皮圈固定弓丝在槽沟内)。
- 底板: 托槽底部有粘接面,用于与牙齿表面粘合。
- 材质:
- 金属托槽: 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强度高、耐用、价格相对较低。
- 陶瓷托槽: 由单晶或多晶陶瓷材料制成(如蓝宝石、氧化锆),颜色接近牙齿,美观性好,但相对更脆,价格较高。
-
弓丝:
- 位置: 穿过所有托槽的槽沟。
- 功能: 这是矫正器的另一个核心部件,它是力量的主要来源,医生根据牙齿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选择不同材质、粗细、形状的弓丝,并将其弯制成特定的形态(如平直、带弧度、带弯曲)放入托槽,弓丝试图恢复其原始形态时,就会对托槽和牙齿产生作用力,使牙齿移动。
- 结构:
- 材质: 常见的有镍钛合金(初始阶段,轻柔、持续)、不锈钢(后期精细调整,力量更强)、β钛合金(兼具镍钛的柔韧性和不锈钢的强度)。
- 形状: 圆形、方形(方丝能提供更精确的三维控制)。
- 尺寸: 直径(粗细)和厚度各不相同,提供不同大小的力量。
-
带环:
- 位置: 通常用于第一恒磨牙(大牙)上。
- 功能: 提供更强的固位力和稳定性,因为磨牙牙冠较大,托槽粘接面积有限,且承受的咀嚼力大,带环像一个金属环箍住牙齿的一部分。
- 结构: 由不锈钢或贵金属制成,由医生取模后在技工室制作成与牙齿精确贴合的环状结构,粘接在牙齿上,带环上通常焊接有颊管(用于容纳末端弓丝)和拉钩(用于挂橡皮圈)。
-
结扎丝/橡皮圈:
- 功能: 将弓丝固定在托槽的槽沟内。
- 结构:
- 结扎丝: 细的金属丝,医生用结扎钳将其拧紧在托槽的翼上,将弓丝牢牢锁在槽沟内。
- 橡皮圈: 小的弹性橡皮圈(通常为灰色或彩色),套在托槽的翼上,将弓丝压入槽沟内,结扎丝力量更稳定,橡皮圈更换方便且有一定弹性。
-
颊管/舌管:
- 位置: 焊接在带环上(或直接粘接在磨牙上),位于牙齿的颊侧(唇侧)或舌侧。
- 功能: 用于容纳弓丝的末端,允许弓丝在其中滑动或被结扎固定,是弓丝在牙弓末端的重要支点。
- 结构: 通常是一个带开口的金属管。
-
拉钩:
- 位置: 焊接在带环上、粘接在托槽上(称为“托钩”)或直接粘在牙齿上。
- 功能: 提供挂点,用于挂橡皮圈或弹力链,进行颌间牵引(上下牙弓之间)或颌内牵引(同牙弓内)。
- 结构: 小的金属钩状结构。
-
其他附件(可选):
- 螺旋弹簧: 放置在弓丝上或挂在拉钩之间,用于打开或关闭牙缝。
- 弹力链: 由多个小橡皮圈串联而成,用于关闭牙缝或集中拉拢牙齿。
- 正轴簧/扭转簧: 小的弹簧装置,用于精确移动单个牙齿(如压低、伸长、扭转)。
🦷 二、 舌侧矫正器
结构上与传统固定矫正器几乎完全相同(托槽、弓丝、带环/颊管、拉钩、结扎方式等),但有一个关键区别:
- 托槽位置: 所有托槽、带环、颊管、拉钩都粘接在牙齿的舌侧(内侧),完全隐藏在牙齿后面,达到“隐形”效果。
- 结构特点: 由于舌侧空间狭窄、牙齿形态复杂,舌侧托槽通常比唇侧托槽更小、更扁平、更个性化定制(需要取模后制作),弓丝也需要在舌侧进行复杂的弯制。
🦷 三、 隐形矫正器(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
结构与传统固定矫正器完全不同,是可摘戴的透明塑料牙套序列。
-
牙套本体:
- 位置: 整个覆盖在牙齿表面。
- 功能: 提供移动牙齿的力,每副牙套都经过计算机精确设计,施加特定的压力,引导牙齿向目标位置移动。
- 结构:
- 材质: 通常为医用级高分子透明聚合物(如SmartTrack®材料、PET-G等),具有高弹性、高韧性、光滑、透明、无味、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
- 厚度: 整体厚度相对均匀(通常0.5-1mm左右),但关键施力区域(如牙齿需要移动的区域)会有局部加厚或设计特定的“附件点”。
- 形态: 根据矫正阶段(每1-2周更换一副)设计,每副牙套与牙齿之间都存在微小的、预设的位移差(如0.25mm),当牙齿被牙套“挤”到与牙套内壁完全贴合时,就达到了该阶段的矫正目标,然后更换下一副牙套。
-
附件:
- 位置: 粘接在牙齿表面(通常是牙齿的唇颊面)。
- 功能: 增强牙套与牙齿之间的固位力,并帮助牙套施加更精确、更复杂的移动力(如压低、伸长、扭转、旋转)。
- 结构: 由牙科树脂材料制成,形状各异(小凸点、小方块、小圆点等),高度通常在0.5-1mm左右,它们与牙套内壁上对应的凹槽或凸点相嵌合。
-
橡皮筋:
- 位置: 挂在上下牙弓的拉钩或附件上。
- 功能: 用于处理一些牙套本身难以单独解决的复杂移动,如垂直向移动(压低/伸长)、调整中线、改善深覆合/深覆盖等。
- 结构: 与传统矫正器使用的橡皮圈类似,但通常更小、更精细。
📌 总结关键结构差异
| 特征 | 传统固定矫正器 (金属/陶瓷) | 舌侧矫正器 | 隐形矫正器 |
|---|---|---|---|
| 主要部件 | 托槽、弓丝、带环、结扎物 | 托槽、弓丝、带环、结扎物 | 透明牙套序列、附件、橡皮筋 |
| 固定方式 | 永久粘接在牙齿表面 | 永久粘接在牙齿舌侧 | 可摘戴,依靠附件和牙齿形态固位 |
| 力量来源 | 弓丝的弹性回弹力 | 弓丝的弹性回弹力 | 牙套材料的弹性回弹力 |
| 控制精度 | 高(尤其方丝) | 高(尤其方丝) | 较高(附件辅助) |
| 美观性 | 较差(金属)或一般(陶瓷) | 优秀(完全舌侧隐形) | 优秀(透明) |
| 舒适度 | 初期可能不适,托槽/弓丝可能刮嘴 | 初期不适,舌侧异物感强 | 较舒适,表面光滑 |
| 清洁难度 | 较高(食物易嵌塞) | 非常高(舌侧更难清洁) | 较低(可摘下清洗) |
| 饮食限制 | 限制(避免硬粘食物) | 限制(避免硬粘食物) | 几乎无限制(可摘下进食) |
| 附件 | 无(或拉钩) | 无(或拉钩) | 有(增强固位和精确移动) |
| 橡皮筋 | 常用(颌间/颌内牵引) | 常用(颌间/颌内牵引) | 常用(处理复杂移动) |
理解牙齿矫正器的结构有助于你了解矫正过程中牙齿是如何被移动的,以及不同矫正器类型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选择哪种矫正器,最终需要由专业的正畸医生根据你的牙齿状况、骨骼情况、美观需求、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方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