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的弊端有哪些?这些风险与问题需警惕?

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齿最理想的方式之一,具有咀嚼功能好、美观、不损伤邻牙等显著优点,它确实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和风险,需要患者在决定前充分了解:

种植牙的弊端有哪些?这些风险与问题需警惕?-图1

手术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1. 感染:

    • 任何手术都有感染风险,种植牙手术涉及切开牙龈、钻入颌骨,细菌可能进入。
    • 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术后若护理不当或身体抵抗力下降,可能导致局部感染(种植体周围炎)或更严重的全身感染。
    • 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规范使用抗生素、术后良好口腔卫生。
  2. 神经损伤:

    • 下牙槽神经损伤: 在下颌后牙区种植时,种植体可能距离下颌管(内含下牙槽神经)过近,导致术后下唇、下巴区域出现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
    • 大多数情况下,神经损伤是暂时性的(几周到几个月),但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永久性的,影响生活质量。
    • 术前精确的影像学检查(如CBCT)和医生的经验至关重要,以避开神经管。
  3. 出血和血肿:

    • 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形成口腔内或面颊部的血肿(肿胀、淤青)。
    • 通常不严重,可自行吸收或经处理止血,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风险增加。
  4. 邻牙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钻针或种植体可能意外损伤到相邻的天然牙根。

  5. 邻牙损伤:

    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相邻的天然牙根损伤。

  6. 窦腔问题(上颌窦):

    • 上颌后牙区种植时,种植体可能穿入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的空腔),导致:
      • 急性上颌窦炎: 出现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等症状。
      • 种植体失败: 窦腔内的炎症环境不利于骨结合。
    • 解决方法可能包括上颌窦提升术(增加骨高度)或取出种植体。
  7. 种植体周围炎:

    • 这是最常见的长期并发症之一,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病。
    • 原因: 口腔卫生维护不良,导致细菌在种植体周围形成生物膜,引发慢性炎症。
    • 后果: 支持种植体的牙槽骨逐渐吸收,导致种植体松动、最终脱落,治疗难度大,效果不如天然牙牙周炎。
    • 关键点: 术后极其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和定期专业洁治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生命线!

种植体失败

  1. 初期失败:

    • 指在骨结合阶段(通常术后3-6个月)失败。
    • 原因: 手术创伤过大(产热过高导致骨坏死)、感染、患者因素(严重糖尿病、吸烟、免疫缺陷、骨质疏松、放疗史、药物影响如双膦酸盐类药物导致的颌骨坏死风险增加)、种植体本身问题等。
    • 表现为种植体松动、疼痛、牙龈肿胀溢脓,通常需要取出种植体,待愈合后重新植入。
  2. 晚期失败:

    • 指在骨结合成功后,在使用过程中失败。
    • 主要原因: 种植体周围炎(骨吸收)、机械并发症(如种植体或基台折断、螺丝松动断裂)、咬合力过大或异常咬合创伤等。

费用高昂

  • 种植牙的费用通常显著高于传统的活动假牙和固定桥。
  • 费用构成复杂:包括术前检查费、种植体费、基台费、牙冠费、手术费、可能的植骨费、麻醉费等。
  • 长期来看,虽然耐用,但后期维护、牙冠磨损更换、可能的植骨翻瓣手术等仍会产生额外费用。
  • 并非所有医保都能覆盖,部分项目需自费。

治疗周期长

  • 从拔牙(或术前准备)到最终戴上永久牙冠,通常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技术进步使得部分患者可以实现当天拔牙当天戴牙(临时冠)或短期(几天内)戴牙,但这有严格的适应症限制,并非人人适用。
    • 常规流程: 拔牙后需等待3-6个月让牙槽骨愈合(可能需要植骨)-> 种植手术 -> 等待3-6个月骨结合 -> 二期手术安装基台 -> 制作并戴牙冠。
  • 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需要佩戴临时活动假牙,影响美观和咀嚼。

全身健康状况的限制

  • 严重系统性疾病: 未控制的严重心脏病、未控制的重度糖尿病、严重骨质疏松(需评估)、免疫缺陷疾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可能增加手术风险或影响骨结合成功率。
  • 头颈部放疗史: 放疗会显著影响颌骨的血供和愈合能力,大大增加种植失败和骨坏死的风险,需极其谨慎评估。
  • 吸烟: 是种植失败(尤其是骨结合失败和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种植失败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者,强烈建议术前戒烟并术后长期避免吸烟。
  • 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转移癌等)的患者,颌骨坏死风险增加,需特别评估,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等也可能影响愈合。

对颌骨条件的要求

  • 种植牙需要足够的骨量(高度、宽度、密度)来支撑种植体并获得良好的骨结合。
  • 骨量不足是常见问题: 拔牙后牙槽骨会自然吸收,可能导致骨量不足。
  • 解决方案: 需要进行植骨手术(如引导骨再生GBR、骨劈开、上颌窦提升等),这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时间、费用和风险。
  • 骨质严重疏松的患者,骨结合质量可能受影响。

适应症限制

  • 年龄: 通常要求颌骨发育完全(一般18岁以上),青少年颌骨仍在发育,不适合种植。
  • 口腔卫生习惯: 不能保证良好口腔卫生维护的患者,种植失败和种植体周围炎风险极高。
  • 不良口腔习惯: 夜间磨牙、紧咬牙等异常咬合力可能导致种植体机械并发症(松动、折断)或骨吸收失败。
  • 精神心理因素: 对手术过度恐惧、不能配合治疗或术后维护的患者。

术后不适感

  • 术后几天内通常会有疼痛、肿胀、淤青,这是正常术后反应,可通过药物缓解。
  • 部分患者可能感觉异物感,需要时间适应。

潜在的机械并发症

  • 种植体或基台折断: 相对少见,但可能发生。
  • 种植体或基台螺丝松动/断裂: 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维修。
  • 牙冠破损或脱落: 和天然牙冠类似,可能需要修理或重做。

种植牙的弊端主要集中在手术风险、费用高昂、治疗周期长、对全身和局部条件要求高、以及需要极其严格的终身维护上。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长期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吸烟是最大的可避免风险因素。

重要提示:

  • 选择经验丰富、资质良好的口腔种植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是规避风险、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 术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评估(CBCT是必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护理和口腔卫生维护,并坚持定期复查(通常每3-6个月一次)是保证种植牙长期成功的核心。
  • 充分权衡利弊,结合自身口腔条件、全身健康状况、经济能力和时间安排,做出知情选择。

虽然存在弊端,但种植牙在严格适应症选择、规范操作和良好维护的前提下,其长期成功率非常高(95%以上),是恢复缺失牙齿功能和美观的卓越选择,了解弊端是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而不是因噎废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